- 2023 – 2024 年度
- 2022 – 2023 年度
- 2021 – 2022 年度
- 2020 – 2021 年度
- 2019 – 2020 年度
2023-2024年度 獎學金
鄧鏡波學校校內獎/助學金的歷史:
本校承蒙恩人和校友捐助,獎學金琳瑯滿目,使一眾莘莘學子受惠。翻查本校紀錄,直至 2000 年時校內僅得「蘇冠明神父獎學金」、「司徒柏修士獎學金」、「40 周年獎學金」、「聖若瑟獎學金」和「鄧葵玉女士獎學金」5 項獎學金。然而,獎學金的數目和類別在這二十多年來與日俱增,現時已有三十多項獎學金,本年度的獎學金金額更達約 40 萬元。
本校校內獎學金項目包羅萬有,有學術的、非學術的(操行、體育、藝術、宗教、服務及領袖才能等);有頒發給優異生,也有鼓勵不斷進步的;有頒發給在學的學生,也有顧及升讀大專及大學的校友,只要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一定有一項適合同學申請。
校內獎學金
( 2023/24年度班別 )
| (1) 李禮亨及李禮廷傑出學生會幹事獎學金 
 校友李禮廷先生及其兄李禮亨先生均為本校的學生會前會長,為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於 2017-2018 年度開始設立此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 2 名傑出學生會幹事,得獎者可獲 $1,000 獎學金。 
 | 姚卓延4C 劉勤發5D 
 
 | |||||||||||||||||||||
| (2) 七十周年校慶盾獎學金 2006 年為慈幼會來華 100 周年,學校教職員聯誼會向學校捐出百周年紀念盾,得獎者在公開試考取優等成績,即是全校學業上最高成就。本年度名額5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頒授 $500 獎學金,以及校慶盾乙個。 
 | 麥仲軒6D 鄧峻僑6D 李駿曜6E 袁志軒6E | |||||||||||||||||||||
| (3) 司徒柏修士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前工科主任司徒柏修士的名字命名。獎學金由捐獻者(推斷是由舊生募捐)一筆過存入學校的帳戶,此獎學金每年頒授給全年最具領導才能的 3 名領袖生。得獎領袖生可獲 $1,000 獎學金。 
 
 | 施卓軒5E 蔡兆培5D 鄺培熙5D 
 | |||||||||||||||||||||
| (4) 白金禧獎學金 六十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於1993 年捐款成立「40 周年獎學金」。2003年校慶 50周年時改名為「金慶獎學金」。2013 年校慶 60周年時改名為「鑽禧獎學金」。2023年校慶70周年再改名為「白金禧獎學金」。 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500,「白金禧奬學金」包括: – 聖母進教之佑獎(公開試最佳成績) 1名 – 聖鮑思高神父獎(校內中六最佳成績) 1名 –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課外活動最佳成績) 1名 
 | 聖母進教之佑獎: 鄧峻僑6D 
 聖鮑思高神父獎: 鄧峻僑6D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 陳浩揚5E | |||||||||||||||||||||
| (5) 余國華老師紀念獎學金 余國華老師是本校前訓育主任,生前以無比愛心教導學生,極受學生愛戴。2008 年,余老師去世後,李錦鴻前任校長建議成立獎學金紀念余老師,以秉承余老師一貫關懷弱小的愛德,並鼓勵在操行有重大改進的學生。獎學金每年由李錦鴻前任校長、程兆海前副校長及現任訓育主任林智勇先生捐獻,頒發給最佳操行進步的 2 名學生。得獎學生可獲 $1,000 獎學金。 
 
 | 蔡振熙2C 潘德賢6D | |||||||||||||||||||||
| (6) 李周美好女士最傑出運動員獎學金 1978 年英文工業部畢業生李開榮先生對羽毛球和比賽裁判工作有濃厚興趣。2008 年,成為第一位華人出任奧運會羽毛球總裁判長。2013 年,李先生以其母親李周美好女士命名設立獎學金,每年提供 12 個名額,鼓勵在體育運動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 $1,500 獎學金。 
 | 梁家誠1B 翟朗僖2C鄭雅聰2D 洪天朗3A尹旨山3B 梁焌耀4B譚子震4C甘愷軒4D 吳祺斌6A張光正6B叶智基6C 盧政霖6E 
 | |||||||||||||||||||||
| (7) 「以波傳情」優秀足球員獎學金 由 2015 年參與足球校友盃的校友發起成立此項獎學金,旨在推動和鼓勵學生在足球運動上發展才能。足球表現優秀並且操行在 B- 或以上的學生,可獲 $1,000 獎學金,名額 3 名。 | 鄺智軒5A 李立軒3A 陸祖榮3B | |||||||||||||||||||||
| (8) 邱寶瑩女士獎學金 邱寶瑩女士於2002年加入鄧鏡波學校家長教師會,並出任第三至七屆執行委員會的家長委員,以及於第五屆(2004-2005年度)及第六屆(2005-2006年度)擔任主席,服務家教會長達五年之久。邱女士期間盡心盡力領導家教會,為家長及學校服務,難能可貴。邱女士的孩子已經畢業多年,仍然對學校關愛有加,並於 2009年設立「邱寶瑩女士獎學金」,頒發給中一至中五級其中 5 名在視覺藝術科成績良好或具視覺藝術潛能的學生,得獎者每人可獲得$1,000 獎學金,合共 $5,000。 | 高卓楠1B 譚至釗1D 李鎧韜2A 黃賀逢2B 鄭雅聰2D 
 
 | |||||||||||||||||||||
| (9) 家長教師會獎學金 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家長教師會每年設立勵學獎和最佳進步獎,分別頒贈給每班全年第一名及成績最大進步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200。 | 勵學獎 曾樂行1A嚴皓1B陳俊熹1C 吳俊樂1D彭梓博1E 梁灝輝2A陳偉碩2B許繼華2C 羅琮舜2D葉靖港2E 林嘉樂3A潘浩延3B楊學霖3C 劉溢希3D陳之傑3E 吳朗軒4A張鎔靜4B吳炯燊4C 鍾文東4D朱王梁4E 吳威龍5A謝子晞5B高梓謙5C 雷子揚5D張生儒5E 蔡德朗6A衛宇軒6B叶智基6C 鄧峻僑6D李駿曜6E 
 最佳進步獎 鄺衍熙1A李泳浠1B黃曉亮1C 李俊杰1D王海政1E 黃冰霖2A馮禧文2B鍾樂天2C 譚梓鋒2D陳梓浩2E 黃穎濤3A繆均同3B楊學霖3C 劉謙衡3D謝號軍3E 蔡鈞樂4A林志浩4B曾莧城4C 李鍵臻4D陳滿熙4E 鄺智軒5A陳瑋珀5B趙子謙5C 黃晏澂5D許煌彬5E 
 | |||||||||||||||||||||
| (10) 聖若瑟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由朱錫恩修士帶頭成立。每年鮑思高同學會從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基金旨在支援、回饋母校。獎學金按學生的全年成績計算:每級的第一名可獲$500獎學金、第二名可獲$300獎學金、第三名可獲$200獎學金。 
 
 
 | 
 | |||||||||||||||||||||
| (11) 李廣雄老師紀念獎學金 1980 年畢業生於 2009 年設立「80年畢業同學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學好英文。2015 年,為了紀念恩師、前英文科科主任李廣雄老師,而更改了獎學金的名稱。每年選出中一至中五級英文成績良好或具學習英文潛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 5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得 $1,000 獎學金。 
 | 尤俊1B 李鎧韜2A 謝潁錡3B 陳景麟4D 張生儒5E 
 | |||||||||||||||||||||
| (12) 科技之星獎學金 自 2017-2018 年度開始,由85年校友捐贈。每年在初中中一至中三級數學、科學、設技及電腦4個範疇內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個範疇各設3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尤俊1B陳俊熹1C陳楚權2D 梁灝輝2A潘浩延3B謝兆昀3A 翟庭毅1A譚梓鋒2D梁蕎恩3D 楊衍瀚1D李鎧韜2A錢嘉寶3B | |||||||||||||||||||||
| (13) 中一級學生最大進步獎 首屆畢業/肆業校友,龐富港先生、駱偉強先生、周漢華先生、方泰山先生、衞文光先生、謝景光先生、曾廣乾先生、陳熾堅先生、李錦威先生、傅建強先生、邵盧善先生及黃錦樟先生,共12名校友於2023年設立「中一學生最大進步獎」。每年選出最大成績進步的中一級學生10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得$1,000獎學金。 
 
 
 
 | 陳溫馨1A陳成坤1B陳柏熹1C 李謙遜1C黃曉亮1C鄭為弘1D 李俊杰1D楊嘉恩1D楊衍瀚1D 王海政1E 
 | |||||||||||||||||||||
| (14) 陳炎墀修士紀念獎學金 2009年慈幼會會士、本校前活動主任及銀樂隊負責人陳炎墀修士去世,一眾舊生以陳修士為名成立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中一至中五級音樂成績良好或具音樂潛能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本年度共有三名得獎者。 
 | 劉浩鋒2B 陳景麟4D 梁文碩4A | |||||||||||||||||||||
| (15) 鄧鏡波學校華近禮神父獎學金 1977年畢業生在畢業 30 周年之際倡議成立此獎學金,目的是為了繼承前校長華近禮神父關愛青年、扶助弱小的善行,為有需要的在學師弟提供支援。獎學金負責人為陳積強先生。每年設立進步獎(中四至中五級) 4名及勵學金6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1,000。 
 
 
 | 最佳進步獎學金 張梓軒4D 龔嘉盛5D 葉展瑋5D 何韋信5E 
 勵學金 范思耀3A馮家泓3A許梧川3A 劉景軒4E吳雨軒4E 劉勤發5D 
 | |||||||||||||||||||||
| (16)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九十年代後期,由鄧鏡波先生之女兒鄧葵玉女士倡議成立獎學金,按照各科全年校內成績及操行決定。各科全年校內成績獎:每個科目各設 1 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500。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操行獎 每班最佳操行的學生 1 名可獲頒發獎學金 $100。 
 
 
 
 
 
 
 
 
 
 
 
 | 中文:黃晞正6D 英文:黃熙哲6E 數學:李駿曜6E 公民與社會發展:鄧峻僑6D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關子俊6D 旅遊與款待:麥鉦湋5D 設計與科技:蔡德朗6A 視覺藝術:黃睿祈5A 資訊與通訊科技:黃熙哲6E 
 操行獎: 鄺衍熙1A蔡韋霆1B陳俊熹1C 吳俊熹1D彭梓博1E 曾紫熙2A黃賀逢2B蔡振熙2C 譚梓鋒2D陳梓灝2E 林洛生3A陳柏穎3B羅正皓3C 陳榮燊3D麥慕生3E 吳朗軒4A邱栢揚4B吳炯燊4C 丁紫朗4D張正宇4E 鍾展瑋5A饒文浩5B陳柏傑5C 鄺培熙5D葉俊廷5E 蔡德朗6A薛理金6B葉璟寬6C 袁秉程6D張日朗6E | |||||||||||||||||||||
| (17) 葉炳坤先生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葉炳坤先生的家屬於2018-2019年度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葉炳坤先生的名字命名。高中理工科成績優異的1名學生可獲頒授 $1,000 獎學金。 
 
 
 | 雷子揚5D | |||||||||||||||||||||
| (18) 李顯先生伉儷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校友李少聰先生為了紀念父母,在 2014 年向校方捐贈一筆獎學金,並以李顯先生伉儷命名,頒贈在學業或操行有最佳進步的學生,名額 2 名,獎勵 $1,000 獎學金。 
 | 蔡德朗6A 蕭烱濤6E 
 
 | |||||||||||||||||||||
| (19) 東山再起獎學金 60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成立了東山再起獎學金,旨在鼓勵有志重考公開試的同學,永不言敗,奮發向上。獎學金金額為該生重報公開試的考試費。 
 | 盧政霖6E 蕭漢強6E 
 
 | |||||||||||||||||||||
| (20) 71(中文部)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畢業生於 2001年設立獎學金,負責人為郭志棉先生。2015年底,71年畢業生向校方捐贈一批股票,並指定以這批股票的利息收益作為獎學金的運作款項。每年獎學金名額合共5名,包括:最優秀體育表現1名、最佳社會服務1名、最佳領導才能1名和勵學金2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優秀體育表現: 盧政霖6E 最佳社會服務: 林孝諾5E 最佳領導才能: 曾梓竣5D 勵學金: 梁浚林2B 何韋信5E | |||||||||||||||||||||
| (21) 郭錦先生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校友郭志棉先生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其先父郭錦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選出 1 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獎勵 $1,000 獎學金。 | 陳昀5D | |||||||||||||||||||||
| (22) 邵月仙女士獎學金 1967年畢業生、英國利物浦大學韓國強教授,於2009年設立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每年設成績最大進步獎 1 名,得獎學生可獲得 $1,500 獎學金。 
 | 譚梓鋒2D | |||||||||||||||||||||
| 龐富港先生是本校創校時(1953年)首批入讀本校的學生,自 2012 年校慶六十周年起,龐先生每年向校方捐獻 3 個範疇的獎學金。之後於 2015-2016年度,更設立「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旨在幫助有需要的在學師弟。 
 (23) 龐富港先生宗教服務獎學金 由宗教教育主任提名,善會最佳服務學生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500 獎學金。 
 | 梁浚林2B 苗銘醇2D 林洛生3A 林志浩4B 邱栢揚4B 張孝偉4D 
 
 
 | |||||||||||||||||||||
| (24) 龐富港先生初中最佳進步獎學金 初中成績最佳進步 3 名(中一至中三級每級 1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李俊杰1D 譚梓鋒2D 繆均同3B 
 | |||||||||||||||||||||
| (25) 龐富港先生副學位獎學金 由升學及輔導主任提名,在本地大學攻讀副學位課程,而家境有需要的 4 名中六畢業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陳鋆洛6A 黎浩天6A 程銳誠6D 袁秉程6D 
 | |||||||||||||||||||||
| (26) 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 自 2015-2016 年度開始,1957年畢業生龐富港先生為了紀念區海晏修士,每年捐獻$10,000,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名額 10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趙倬謙6A區元熹6D陳俊霖6D 林灝進6D文浩鋒6D戴肇軒6D 黃晞正6D張耀國6D蕭烱濤6E 楊朗琛6E | |||||||||||||||||||||
| (27) 蘇冠明神父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第三任校長蘇冠明神父的名字命名。每年由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捐獻,頒發給成績優良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名額 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 獎學金。 
 | 邱弘臻1E 陳楚權2D 褚嘉宏3B 呂敬威3D 吳雨軒4E 龔嘉盛5D 
 | |||||||||||||||||||||
| 2011 年,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建議每年從「梁廣榕教育基金」中,每年撥款成立「鄧鏡波學校梁廣榕獎學金」,並將獎學金分成 4 個範疇: (28) 梁廣榕先生公民與社會發展獎學金 各級通識教育或公社科成績良好的學生 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梁家誠1B羅琮舜2D林嘉樂3A 鍾文東4D鍾衍隆5D麥仲軒6D 
 | |||||||||||||||||||||
| (29) 梁廣榕先生奮進獎學金 克服學習困難,奮進向學的學生2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2,000 獎學金。 
 | 張泊桸4C 洪銘聰4E | |||||||||||||||||||||
| (30) 梁廣榕先生最佳成績學生獎學金 各級最佳成績的學生獲頒發$5,000,合共6名。 
 | 嚴皓1B 羅琮舜2D潘浩延3B 朱王梁4E 雷子揚5D鄧峻僑6D | |||||||||||||||||||||
| (31) 梁廣榕先生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全校最傑出學生選舉獲選者 1 名,得獎者可獲頒授 $10,000 獎學金。 
 | 麥仲軒6D | |||||||||||||||||||||
| (32) 劉琴女士紀念獎學金 張冠榮修士於 2016 年獲得校友及善長捐獻成立此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自 2018-2019 年度開始,善長把一筆款項存入學校戶口,每年向學校提供獎學金$15,000,以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每年名額 3名,得獎學生可獲$5,000 獎學金。 
 
 | 柳智豐6D 黃挺軒6D 袁秉程6D | |||||||||||||||||||||
| (33) 陳祝卿女士紀念獎學金 2007年堂區教友陳祝卿女士去世,其遺願是捐贈學校 500 萬元來成立獎學金,用以資助本校學生升讀本地大學的學費。經堂區主任司鐸謝家賢神父同意,以陳女士名字命名,頒發給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並能升讀大學課程的中六學生,每名得獎學生獲頒 $10,000 獎學金。 
 
 | 蔡德朗6A衛宇軒6B關子俊6D 吳穎洛6D潘德賢6D吳亦竣6D 陳立昕6E 方景縉 梁至灝 張斯涵 | |||||||||||||||||||||
| (34) 李國松先生紀念獎學金 2011年,已故校友李國松先生的遺孀 Mrs. Joyce Lee建議成立獎學金,並以李國松先生命名,協助在本地大學升學(電影相關學系除外)、成績良好而家境有需要的本校畢業生,並屬意每年為1 位應屆畢業生提供連續四年資助,每年獲頒獎學金$20,000。其餘兩位畢業生可獲一次性獎學金$10,000。 | 連續四年獎學金 孔璟亮 2020-21 校友 陳朗仁 2021-22 校友 陳力洋 2022-23 校友 鄧峻僑 2023-24 6D 
 一次性獎學金 麥仲軒6D 袁志軒6E | 
校外獎學金
獲校方提名 2023-2024 年度獲得獎學金的學生
| (1) 祁良神父獎學金 祁良神父獎學金由「祁良神父教育基金」提供,鼓勵品學兼優、全面發展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而設立,得獎學生需要在學術表現優異,名額 1 名,可獲得 $2,000 獎學金。 | 劉勤發5D | 
| (2)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在香港就讀的高中學生,發展領導才能。提名以學校為單位,每間學校均可以提名 2 名正就讀於畢業班級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800。 | 楊凱傑5D 朱寶軒5D 
 | 
| (3) 黃廷方獎學金 為紀念信和集團及遠東機構創辦人黃廷方先生,「黃廷方慈善基金」自 2015 年開始設立「黃廷方獎學金」,旨在嘉許品學兼優且家境清貧的中學生,每間學校提名 1 名合適學生獲頒獎學金,獎勵$5,000。 | 褚嘉宏3B | 
| (4) 聖鮑思高神父獎 聖鮑思高神父獎由「梁廣榕教育基金」設立,表揚聖鮑思高神父對青少年關懷愛護,以及鼓勵港、澳、台慈幼大家庭的學生努力向上,效法聖鮑思高神父的無私精神。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20,000。 | 葉展瑋5D | 
| (5) 應用學習獎學金 由羅氏慈善基金及教育局合辦,旨在嘉許於修讀應用學習課程中學習態度正面和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名獲獎學生可以得到羅氏慈善基金頒發的獎學金$1,000元及嘉許獎狀。 | 趙倬謙6A 衛宇軒6B 龐嘉豪6C 
 | 
2022-2023年度 獎學金
鄧鏡波學校校內獎/助學金的歷史:
本校承蒙恩人和校友捐助,獎學金琳瑯滿目,使一眾莘莘學子受惠。翻查本校紀錄,直至2000年時校內僅得「蘇冠明神父獎學金」、「司徒柏修士獎學金」、「40周年獎學金」、「聖若瑟獎學金」和「鄧葵玉女士獎學金」5項獎學金。然而,獎學金的數目和類別在這二十年來與日俱增,現時已有33項獎學金,本年度的獎學金金額更達約40萬元。
本校校內獎學金項目包羅萬有,有學術的、非學術的(操行、體育、藝術、宗教、服務及領袖才能等);有頒發給優異生,也有鼓勵不斷進步的;有頒發給在學的學生,也有顧及升讀大專及大學的校友,只要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一定有一項適合同學申請。
校內獎學金
( 2022/23年度班別 )
| (1) 李禮亨及李禮廷傑出學生會幹事獎學金 校友李禮廷先生及其兄李禮亨先生均為本校的學生會前會長,為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於 2017-2018 年度開始設立此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 2 名傑出學生會幹事,得獎者可獲 $1,000 獎學金。 | 鄺培熙4D 葉展瑋4D | |||||||||||||||||||||
| (2) 七十周年校慶盾獎學金 2006 年為慈幼會來華 100 周年,學校教職員聯誼會向學校捐出百周年紀念盾,得獎者在公開試考取優等成績,即是全校學業上最高成就。本年度名額5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頒授 $500 獎學金,以及校慶盾乙個。 | 陳力洋6E 鄧浩揚6D 易卓唯6D 陳梓謙6E 程啟昇6E | |||||||||||||||||||||
| (3) 司徒柏修士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前工科主任司徒柏修士的名字命名。獎學金由捐獻者(推斷是由舊生募捐)一筆過存入學校的帳戶,此獎學金每年頒授給全年最具領導才能的 3 名領袖生。得獎領袖生可獲 $1,000 獎學金。 | 袁秉程5D 屈志恒5D 陳立昕5E | |||||||||||||||||||||
| (4) 白金禧獎學金 六十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於1993 年捐款成立「40 周年獎學金」。2003年校慶 50周年時改名為「金慶獎學金」。2013 年校慶 60周年時改名為「鑽禧獎學金」。2023年校慶70周年再改名為「白金禧獎學金」。 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500,「白金禧奬學金」包括: – 聖母進教之佑獎(公開試最佳成績) 1名 – 聖鮑思高神父獎(校內中六最佳成績) 1名 –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課外活動最佳成績) 1名 | 聖母進教之佑獎: 陳力洋6E 聖鮑思高神父獎: 陳力洋6E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 張耀國5D | |||||||||||||||||||||
| (5) 余國華老師紀念獎學金 余國華老師是本校前訓育主任,生前以無比愛心教導學生,極受學生愛戴。2008 年,余老師去世後,李錦鴻前任校長建議成立獎學金紀念余老師,以秉承余老師一貫關懷弱小的愛德,並鼓勵在操行有重大改進的學生。獎學金每年由李錦鴻前任校長、程兆海前副校長及現任訓育主任林智勇先生捐獻,頒發給最佳操行進步的 2 名學生。得獎學生可獲 $1,000 獎學金。 | 張正宇3A 王寶謙6E | |||||||||||||||||||||
| (6) 李周美好女士最傑出運動員獎學金 1978 年英文工業部畢業生李開榮先生對羽毛球和比賽裁判工作有濃厚興趣。2008 年,成為第一位華人出任奧運會羽毛球總裁判長。2013 年,李先生以其母親李周美好女士命名設立獎學金,每年提供 12 個名額,鼓勵在體育運動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 $1,500 獎學金。 | 苗銘醇1A陳柏晞2B尹旨山2B 鄭宗翰3A石卓悕3A陳星凱3D 邱栢揚3E馬銳熙4B李浩銘4E 張耀國5D盧政霖5E莊晉峰6B | |||||||||||||||||||||
| (7) 「以波傳情」優秀足球員獎學金 由 2015 年參與足球校友盃的校友發起成立此項獎學金,旨在推動和鼓勵學生在足球運動上發展才能。足球表現優秀並且操行在 B- 或以上的學生,可獲 $1,000 獎學金,名額 3 名。 | 陸祖橋1A 李立軒2A 陸祖榮2B | |||||||||||||||||||||
| (8) 邱寶瑩女士獎學金 邱寶瑩女士於2002年加入鄧鏡波學校家長教師會,並出任第三至七屆執行委員會的家長委員,以及於第五屆(2004-2005年度)及第六屆(2005-2006年度)擔任主席,服務家教會長達五年之久。邱女士期間盡心盡力領導家教會,為家長及學校服務,難能可貴。邱女士的孩子已經畢業多年,仍然對學校關愛有加,並於 2009年設立「邱寶瑩女士獎學金」,頒發給中一至中五級其中 5 名在視覺藝術科成績良好或具視覺藝術潛能的學生,得獎者每人可獲得$1,000 獎學金,合共 $5,000。 | 李鎧韜1A 羅琮舜1E 孫梓銘1B 楊學霖2E 劉朗逸3B | |||||||||||||||||||||
| (9) 家長教師會獎學金 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家長教師會每年設立勵學獎和最佳進步獎,分別頒贈給每班全年第一名及成績最大進步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200。 | 勵學獎 陳偉碩1A陳逸喬1B黃賀逢1C 王和權1D羅琮舜1E 陳俊杰2A潘浩延2B范思耀2C 馮家泓2D何柏謙2E許紫揚2E 朱王梁3A丁紫朗3B姚卓延3C 林志浩3D吳日藍3E 吳威龍4A謝子晞4B高梓謙4C 楊凱傑4D張生儒4E 趙倬謙5A衛宇軒5B葉璟寬5C 鄧峻僑5D黃熙哲5E 黃彥6A林紀宇6B吳卓霖6C 鄧浩揚6D陳力洋6E 最佳進步獎 陳智賢1A馬泳璇1B許繼華1C 陳楚權1D李卓俙1E 羅梓洛2A李鈞暢2B張梓延2C 劉梓朗2D侯泓溥2E 張梓軒3A吳雨軒3B陳志曦3C 白銘宇3D潘子傲3E 張雍熙4A張皓淙4B黃子維4C 朱寶軒4D陳哲朗4E 鄭皓浚5A劉嘉鏗5B潘子軒5C 鄧學謙5D鍾志成5E | |||||||||||||||||||||
| (10) 聖若瑟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由朱錫恩修士帶頭成立。每年鮑思高同學會從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基金旨在支援、回饋母校。獎學金按學生的全年成績計算:每級的第一名可獲$500獎學金、第二名可獲$300獎學金、第三名可獲$200獎學金。 | 
 | |||||||||||||||||||||
| (11) 李廣雄老師紀念獎學金 1980 年畢業生於 2009 年設立「80年畢業同學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學好英文。2015 年,為了紀念恩師、前英文科科主任李廣雄老師,而更改了獎學金的名稱。每年選出中一至中五級英文成績良好或具學習英文潛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 5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得 $1,000 獎學金。 | 李鎧韜1A 何柏謙2E 黃政搴3B 張生儒4E 黃熙哲5E | |||||||||||||||||||||
| (12) 科技之星獎學金 自 2017-2018 年度開始,由85年校友捐贈。每年在初中中一至中三級數學、科學、設技及電腦4個範疇內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個範疇各設1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500。 | 蔡振熙1A沈信希1C余朗淇1D 錢嘉寶2B潘浩延2B許梧川2A 丁紫朗3B吳雨軒3B方栢林3A 王和權1D黃逴楓2E鍾文東3A | |||||||||||||||||||||
| (13) 中一學生最大進步獎 首屆畢業/肆業校友,龐富港先生、駱偉強先生、周漢華先生、方泰山先生、衞文光先生、謝景光先生、曾廣乾先生、陳熾堅先生、李錦威先生、傅建強先生、邵盧善先生及黃錦樟先生,共12名校友於2023年設立「中一學生最大進步獎」。每年選出最大成績進步的中一級學生12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得$1,000獎學金。 | 陳智賢1A馬泳璇1B陳楚權1D 黃仲生1B許繼華1C梁浩仁1A 李卓俙1E陳榮堃1A梁浚林1B 梁灝輝1C王柏然1D林俊銘1E | |||||||||||||||||||||
| (14) 陳炎墀修士紀念獎學金 2009年慈幼會會士、本校前活動主任及銀樂隊負責人陳炎墀修士去世,一眾舊生以陳修士為名成立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中一至中五級音樂成績良好或具音樂潛能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本年度共有兩名得獎者。 | 陳景麟3B 梁文碩3D | |||||||||||||||||||||
| (15) 鄧鏡波學校華近禮神父獎學金 1977年畢業生在畢業 30 周年之際倡議成立此獎學金,目的是為了繼承前校長華近禮神父關愛青年、扶助弱小的善行,為有需要的在學師弟提供支援。獎學金負責人為陳積強先生。每年設立進步獎(中四至中五級) 4名及勵學金6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1,000。 | 最佳進步獎學金 張雍熙4A 雷子揚4D 潘德賢5D 區栢軒5E 勵學金 黃泓澔1A 呂敬威2E 黃煒武3A 劉勤發4D 邱睿瑜5B 高浩鏻6C | |||||||||||||||||||||
| (16)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九十年代後期,由鄧鏡波先生之女兒鄧葵玉女士倡議成立獎學金,按照各科全年校內成績及操行決定。各科全年校內成績獎:每個科目各設 1 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500。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操行獎 每班最佳操行的學生 1 名可獲頒發獎學金 $100。 | 中文:易卓唯6D 英文:翁尉焯6E 數學:程啟昇6E 通識:楊善智6D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羅巧朗6E 旅遊與款待:陳梓謙6E 設計與科技:林君凡6D 視覺藝術:陳俊希3C 資訊與通訊科技:彭文熙6E 操行獎: 梁浩仁1A孫梓銘1B沈柏霖1C 王和權1D蕭梓洛1E 許梧川2A羅理浩2B朱俊麒2C 屈志軒2D何柏謙2E 張翹雋3A丁紫朗3B姚卓延3C 林志浩3D吳日藍3E 許泳恒4A饒文浩4B馮天遠4C 蔡兆培4D葉俊廷4E 蔡德朗5A姚冠希5B黎日進5C 袁秉程5D陳政康5E 蔡俊熙6A林紀宇6B王學彬6C 蔡良培6D麥珀源6E | |||||||||||||||||||||
| (17) 葉炳坤先生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葉炳坤先生的家屬於2018-2019年度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葉炳坤先生的名字命名。高中理工科成績優異的1名學生可獲頒授 $1,000 獎學金。 | 吳穎洛5D | |||||||||||||||||||||
| (18) 李顯先生伉儷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校友李少聰先生為了紀念父母,在 2014 年向校方捐贈一筆獎學金,並以李顯先生伉儷命名,頒贈在學業或操行有最佳進步的學生,名額 2 名,獎勵 $1,000 獎學金。 | 王學彬6C 陳力洋6E | |||||||||||||||||||||
| (19) 東山再起獎學金 60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成立了東山再起獎學金,旨在鼓勵有志重考公開試的同學,永不言敗,奮發向上。獎學金金額為該生重報公開試的考試費。 | 温棹熙6C 洪榆鈞6E | |||||||||||||||||||||
| (20) 71(中文部)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畢業生於 2001年設立獎學金,負責人為郭志棉先生。2015年底,71年畢業生向校方捐贈一批股票,並指定以這批股票的利息收益作為獎學金的運作款項。每年獎學金名額合共5名,包括:最優秀體育表現1名、最佳社會服務1名、最佳領導才能1名和勵學金2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優秀體育表現: 盧政霖5E 最佳社會服務: 邱睿瑜5B 最佳領導才能: 袁秉程5D 勵學金: 謝兆昀2A 余家朗2B | |||||||||||||||||||||
| (21) 郭錦先生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校友郭志棉先生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其先父郭錦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選出 1 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獎勵 $1,000 獎學金。 | 龔嘉盛4D | |||||||||||||||||||||
| (22) 邵月仙女士獎學金 1967年畢業生、英國利物浦大學韓國強教授,於2009年設立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每年設成績最大進步獎 1 名,得獎學生可獲得 $1,500 獎學金。 | 張雍熙4A | |||||||||||||||||||||
| (23) 貝照良神父最佳宗教服務獎 此獎學金於 2001 年開始設立,初時由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自 2016-2017 年度起,每年由 2004 年畢業生盧胤銘先生捐獻獎學金。宗教服務優異的學生可獲頒發獎學金$1,000,每年名額 1 名。 | 陳立昕5E | |||||||||||||||||||||
| 龐富港先生是本校創校時(1953年)首批入讀本校的學生,自 2012 年校慶六十周年起,龐先生每年向校方捐獻 3 個範疇的獎學金。之後於 2015-2016年度,更設立「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旨在幫助有需要的在學師弟。 (24) 龐富港先生宗教服務獎學金 由宗教教育主任提名,善會最佳服務學生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500 獎學金。 | 林灝良4E 樊峻熹4D 陸衍睿5E 李駿曜5E 温維豪4B 葉卓諾3E | |||||||||||||||||||||
| (25) 龐富港先生初中最佳進步獎學金 初中成績最佳進步 3 名(中一至中三級每級 1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陳智賢1A 張梓延2C 陳志曦3C | |||||||||||||||||||||
| (26) 龐富港先生副學位獎學金 由升學及輔導主任提名,在本地大學攻讀副學位課程,而家境有需要的 4 名中六畢業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余偉倫6B 高浩鏻6C 王學彬6C 楊善智6D | |||||||||||||||||||||
| (27) 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 自 2015-2016 年度開始,1957年畢業生龐富港先生為了紀念區海晏修士,每年捐獻$10,000,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名額 10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吳卓霖6C温棹熙6C黃孝嚴6C 陳俊賢6D劉澤鋒6D徐慶琛6E 林沛昇6E羅巧朗6E翁尉焯6E 譚永林6E | |||||||||||||||||||||
| (28) 蘇冠明神父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第三任校長蘇冠明神父的名字命名。每年由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捐獻,頒發給成績優良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名額 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 獎學金。 | 蕭梓洛1E褚嘉宏2B吳雨軒3B 何韋信4E黃挺軒5D蔡俊熙6A | |||||||||||||||||||||
| 2011 年,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建議每年從「梁廣榕教育基金」中,每年撥款成立「鄧鏡波學校梁廣榕獎學金」,並將獎學金分成 4 個範疇: (29) 梁廣榕先生通識教育獎學金 各級通識教育或公社科成績良好的學生 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朱寶軒4D 張生儒4E 麥仲軒5D 吳奇軒5E 黃文灝6D 陳力洋6E | |||||||||||||||||||||
| (30) 梁廣榕先生奮進獎學金 克服學習困難,奮進向學的學生2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2,000 獎學金。 | 馬頌汶3E 張日朗5E | |||||||||||||||||||||
| (31) 梁廣榕先生最佳成績學生獎學金 各級最佳成績的學生獲頒發$5,000,合共6名。 | 羅琮舜1E潘浩延2B朱王梁3A 張生儒4E鄧峻僑5D陳力洋6E | |||||||||||||||||||||
| (32) 梁廣榕先生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全校最傑出學生選舉獲選者 1 名,得獎者可獲頒授 $10,000 獎學金。 | 陳力洋6E | |||||||||||||||||||||
| (33) 劉琴女士紀念獎學金 張冠榮修士於 2016 年獲得校友及善長捐獻成立此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自 2018-2019 年度開始,善長把一筆款項存入學校戶口,每年向學校提供獎學金$15,000,以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每年名額 3名,得獎學生可獲$5,000 獎學金。 | 劉梓灝6D 黃文灝6D 呂紹洋6E | |||||||||||||||||||||
| (34) 陳祝卿女士紀念獎學金 2007年堂區教友陳祝卿女士去世,其遺願是捐贈學校 500 萬元來成立獎學金,用以資助本校學生升讀本地大學的學費。經堂區主任司鐸謝家賢神父同意,以陳女士名字命名,頒發給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並能升讀大學課程的中六學生,每名得獎學生獲頒 $10,000 獎學金。 | 林紀宇6B 林維鋒6D 鄧浩揚6D 陸政軒6D 易卓唯6D 張斯涵6E 麥珀源6E 曾兆朗6E 方景縉 梁至灝 | |||||||||||||||||||||
| (35) 李國松先生紀念獎學金 2011年,已故校友李國松先生的遺孀 Mrs. Joyce Lee建議成立獎學金,並以李國松先生命名,協助在本地大學升學(電影相關學系除外)、成績良好而家境有需要的本校畢業生,並屬意每年為1 位應屆畢業生提供連續四年資助,每年獲頒獎學金$20,000。其餘兩位畢業生可獲一次性獎學金$10,000。 | 連續四年獎學金 吳樺承 2019-20 校友 孔璟亮 2020-21 校友 陳朗仁 2021-22 校友 陳力洋 2022-23 6E 一次性獎學金 程啟昇6E 方赤軒6E | 
校外獎學金
除了校內獎學金,本校推薦適合的學生申請校外獎/助學金,期望學生透過比賽勇於挑戰自己;在校外獎學金的鼓勵下積極向上,不受界限地發展潛能。
獲校方提名 2022-2023 年度獲得獎學金的學生
| (1) 祁良神父獎學金 祁良神父獎學金由「祁良神父教育基金」提供,鼓勵品學兼優、全面發展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而設立,得獎學生需要在學術表現優異,名額 1 名,可獲得 $2,000 獎學金。 | 吳亦竣5D | 
| (2)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在香港就讀的高中學生,發展領導才能。提名以學校為單位,每間學校均可以提名 2 名正就讀於畢業班級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800。 | 鄧峻僑5D 麥仲軒5D | 
| (3) 黃廷方獎學金 為紀念信和集團及遠東機構創辦人黃廷方先生,「黃廷方慈善基金」自 2015 年開始設立「黃廷方獎學金」,旨在嘉許品學兼優且家境清貧的中學生,每間學校提名 1 名合適學生獲頒獎學金,獎勵$5,000。 | 張生儒4E | 
| (4) 聖鮑思高神父獎 聖鮑思高神父獎由「梁廣榕教育基金」設立,表揚聖鮑思高神父對青少年關懷愛護,以及鼓勵港、澳、台慈幼大家庭的學生努力向上,效法聖鮑思高神父的無私精神。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20,000。 | 陳力洋6E | 
| (5) 應用學習獎學金 由羅氏慈善基金及教育局合辦,旨在嘉許於修讀應用學習課程中學習態度正面和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名獲獎學生可以得到羅氏慈善基金頒發的獎學金$1,000元及嘉許獎狀。 | 林維鋒 6D 蔡良培 6D | 
2021-2022年度 獎學金
鄧鏡波學校校內獎/助學金的歷史:
本校承蒙恩人和校友捐助,獎學金琳瑯滿目,使一眾莘莘學子受惠。翻查本校紀錄,直至2000年時校內僅得「蘇冠明神父獎學金」、「司徒柏修士獎學金」、「40周年獎學金」、「聖若瑟獎學金」和「鄧葵玉女士獎學金」5項獎學金。然而,獎學金的數目和類別在這二十年來與日俱增,現時已有33項獎學金,本年度的獎學金金額更達約40萬元。
本校校內獎學金項目包羅萬有,有學術的、非學術的(操行、體育、藝術、宗教、服務及領袖才能等);有頒發給優異生,也有鼓勵不斷進步的;有頒發給在學的學生,也有顧及升讀大專及大學的校友,只要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一定有一項適合同學申請。
校內獎學金
( 2021/22年度班別 )
| (1) 李禮亨及李禮廷傑出學生會幹事獎學金 校友李禮廷先生及其兄李禮亨先生均為本校的學生會前會長,為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於 2017-2018 年度開始設立此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 2 名傑出學生會幹事,得獎者可獲 $1,000 獎學金。 | 關子俊 4D 吳穎洛 4D | |||||||||||||||||||||
| (2) 六十周年校慶盾獎學金 2006 年為慈幼會來華 100 周年,學校教職員聯誼會向學校捐出百周年紀念盾,得獎者在公開試考取優等成績,即是全校學業上最高成就。本年度名額5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頒授 $500 獎學金,以及校慶盾乙個。 | 陳朗天 6E 陳朗仁 6E 魏敦涍 6E 梁卓行 6E | |||||||||||||||||||||
| (3) 司徒柏修士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前工科主任司徒柏修士的名字命名。獎學金由捐獻者(推斷是由舊生募捐)一筆過存入學校的帳戶,此獎學金每年頒授給全年最具領導才能的 3 名領袖生。得獎領袖生可獲 $1,000 獎學金。 | 蔡良培 5D 劉梓灝 5D 譚永林 5E | |||||||||||||||||||||
| (4) 鑽禧獎學金 六十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於1993 年捐款成立「40 周年獎學金」。2003年校慶 50周年時改名為「金慶獎學金」。2013 年校慶 60周年時改名為「鑽禧獎學金」。 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500,「鑽禧奬學金」包括: – 聖母進教之佑獎(公開試最佳成績) 1名 – 聖鮑思高神父獎(校內中六最佳成績) 1名 –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課外活動最佳成績) 1名 | 聖母進教之佑獎: 陳朗天 6E 聖鮑思高神父獎: 陳朗仁 6E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 梁卓行 6E | |||||||||||||||||||||
| (5) 余國華老師紀念獎學金 余國華老師是本校前訓育主任,生前以無比愛心教導學生,極受學生愛戴。2008 年,余老師去世後,李錦鴻前任校長建議成立獎學金紀念余老師,以秉承余老師一貫關懷弱小的愛德,並鼓勵在操行有重大改進的學生。獎學金每年由李錦鴻前任校長、程兆海前副校長及現任訓育主任林智勇先生捐獻,頒發給最佳操行進步的 2 名學生。得獎學生可獲 $1,000 獎學金。 | 許煌彬 3D 梁焌橋 6D | |||||||||||||||||||||
| (6) 李周美好女士最傑出運動員獎學金 1978 年英文工業部畢業生李開榮先生對羽毛球和比賽裁判工作有濃厚興趣。2008 年,成為第一位華人出任奧運會羽毛球總裁判長。2013 年,李先生以其母親李周美好女士命名設立獎學金,每年提供 12 個名額,鼓勵在體育運動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 $1,500 獎學金。 | 陳柏晞 1D 詹寶民 3A 朱樂熹 3C 黃睿祈 4A 王映嵐 4B 馬銳熙 4C 黃晞正 4D 盧政霖 4E 莊晉峰 5B 吳澤恩 6A 翁嘉禧 6B 林晉恩 6D | |||||||||||||||||||||
| (7) 「以波傳情」優秀足球員獎學金 由 2015 年參與足球校友盃的校友發起成立此項獎學金,旨在推動和鼓勵學生在足球運動上發展才能。足球表現優秀並且操行在 B- 或以上的學生,可獲 $1,000 獎學金,名額 3 名。 | 梁焌耀 2B 鄭智朗 6A 林桓亨 6B | |||||||||||||||||||||
| (8) 邱寶瑩女士獎學金 邱寶瑩女士於2002年加入鄧鏡波學校家長教師會,並出任第三至七屆執行委員會的家長委員,以及於第五屆(2004-2005年度)及第六屆(2005-2006年度)擔任主席,服務家教會長達五年之久。邱女士期間盡心盡力領導家教會,為家長及學校服務,難能可貴。邱女士的孩子已經畢業多年,仍然對學校關愛有加,並於 2009年設立「邱寶瑩女士獎學金」,頒發給中一至中五級其中 5 名在視覺藝術科成績良好或具視覺藝術潛能的學生,得獎者每人可獲得$1,000 獎學金,合共 $5,000。 | 許梧川 1C 馬家暉 1D 麥迪文 2D 何振濤 3A 黃睿祈 4A | |||||||||||||||||||||
| (9) 家長教師會獎學金 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家長教師會每年設立勵學獎和最佳進步獎,分別頒贈給每班全年第一名及成績最大進步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200。 | 勵學獎 羅理浩 1A 潘浩延 1B 林嘉樂 1C 陳柏晞 1D 葉迅希 1E 黃鈞浩 2A 黃政搴 2B 林宏宇 2C 甘愷軒 2D 謝家豪 2E 雷子揚 3A 張生儒 3B 劉勤發 3C 何韋信 3D 廖國華 3E 陳鋆洛 4A 張澤瑞 4B 葉璟寬 4C 鄧峻僑 4D 陳政康 4E 黃彥 5A 林紀宇 5B 黃孝嚴 5C 鄧浩揚 5D 陳力洋 5E 許家軒 6A 李堃煥 6B 黎子陽 6C 梁焌橋 6D 陳朗仁 6E 最佳進步獎 吳冠成 1A褚嘉宏 1B 許梧川 1C廖民浩 1D 葉迅希 1E 羅君寶 2A丁紫朗 2B 張泊桸 2C吳家宇 2D 曾莧城 2E 雷子揚 3A楊凱傑 3B 黃學龍 3C吳威龍 3D 賴澤權 3E 蔡德朗 4A鄭家純 4B 施秉浩 4C黃晞正 4D 黃熙哲 4E 方洛軒 5A文小山 5B 蔡展豐 5C陸政軒 5D 彭文熙 5E | |||||||||||||||||||||
| (10) 聖若瑟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由朱錫恩修士帶頭成立。每年鮑思高同學會從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基金旨在支援、回饋母校。獎學金按學生的全年成績計算:每級的第一名可獲$500獎學金、第二名可獲$300獎學金、第三名可獲$200獎學金。 | 
 | |||||||||||||||||||||
| (11) 李廣雄老師紀念獎學金 1980 年畢業生於 2009 年設立「80年畢業同學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學好英文。2015 年,為了紀念恩師、前英文科科主任李廣雄老師,而更改了獎學金的名稱。每年選出中一至中五級英文成績良好或具學習英文潛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 5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得 $1,000 獎學金。 | 區栢葱 1D 柯崇淞 2A 陳柏傑 3E 鄺智軒 4D 蔡俊熙 5A | |||||||||||||||||||||
| (12) 科技之星獎學金 自 2017-2018 年度開始,由85年校友捐贈。每年在初中中一至中三級數學、科學、設技及電腦4個範疇內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個範疇各設1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500。 | 潘浩延 1B 林嘉樂 1C 黃晞陽 1B 黃逴楓 1C陳俊希 2A 方栢林 2A 吳雨軒 2B 吳文謙 2E雷子揚 3A 張祖謙 3B 張梓聰 3B 劉勤發 3C | |||||||||||||||||||||
| (13) 陳炎墀修士紀念獎學金 2009年慈幼會會士、本校前活動主任及銀樂隊負責人陳炎墀修士去世,一眾舊生以陳修士為名成立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中一至中五級音樂成績良好或具音樂潛能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本年度共有兩名得獎者。 | 日比翔太 2B 陳景麟 2B 梁文碩 2D 何宇斌 3A 吳穎洛 4D | |||||||||||||||||||||
| (14) 鄧鏡波學校華近禮神父獎學金 1977年畢業生在畢業 30 周年之際倡議成立此獎學金,目的是為了繼承前校長華近禮神父關愛青年、扶助弱小的善行,為有需要的在學師弟提供支援。獎學金負責人為陳積強先生。每年設立進步獎(中四至中五級) 4名及勵學金6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1,000。 | 最佳進步獎學金 麥仲軒 4D 鄧峻僑 4D 蕭烱濤 4E 吳卓霖 5C 勵學金 許梓樂 1A 賴澤權 3E 蔡俊熙 5A 何宇斌 3A 邱睿瑜 4B 余家熙 6D | |||||||||||||||||||||
| (15)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九十年代後期,由鄧鏡波先生之女兒鄧葵玉女士倡議成立獎學金,按照各科全年校內成績及操行決定。各科全年校內成績獎:每個科目各設 1 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 $500。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操行獎 每班最佳操行的學生 1 名可獲頒發獎學金 $100。 | 中文:梁卓行 6E 英文:陳朗仁 6E 數學:李堃煥 6B 通識:梁焌橋 6D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史雷澤 6E 旅遊與款待:阮樂軒 6E 設計與科技:黃其燊 6E 視覺藝術:翁尉焯 5E 資訊與通訊科技:葉子榮 6D 操行獎: 錢嘉寶 1A黃晞陽 1B 許梧川 1C陳柏晞 1D 郭俊希 1E 羅君寶 2A鍾肇軒 2B 邱栢揚 2C顏梓軒 2D 謝家豪 2E 蔡兆培 3A曾梓竣 3B 劉勤發 3C何韋信 3D 廖國華 3E 吳祺斌 4A劉灝鏘 4B 黎日進 4C袁秉程 4D 陳立昕 4E 蔡俊熙 5A邵朗津 5B 王學彬 5C鄧浩揚 5D 譚永林 5E 梁健希 6A江文琛 6B 黎子陽 6C張冠聰 6D 梁卓行 6E | |||||||||||||||||||||
| (16) 葉炳坤先生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葉炳坤先生的家屬於2018-2019年度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葉炳坤先生的名字命名。高中理工科成績優異的1名學生可獲頒授 $1,000 獎學金。 | 林紀宇 5B | |||||||||||||||||||||
| (17) 李顯先生伉儷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校友李少聰先生為了紀念父母,在 2014 年向校方捐贈一筆獎學金,並以李顯先生伉儷命名,頒贈在學業或操行有最佳進步的學生,名額 2 名,獎勵 $1,000 獎學金。 | 梁健希 6A 阮樂軒 6E | |||||||||||||||||||||
| (18) 東山再起獎學金 60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成立了東山再起獎學金,旨在鼓勵有志重考公開試的同學,永不言敗,奮發向上。獎學金金額為該生重報公開試的考試費。 | 余熙駿 6E 陸浚軒 6E 王殷兒 6B 黃嘉德 6C | |||||||||||||||||||||
| (19) 71(中文部)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畢業生於 2001年設立獎學金,負責人為郭志棉先生。2015年底,71年畢業生向校方捐贈一批股票,並指定以這批股票的利息收益作為獎學金的運作款項。每年獎學金名額合共5名,包括:最優秀體育表現1名、最佳社會服務1名、最佳領導才能1名和勵學金2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優秀體育表現: 盧政霖 4E 最佳社會服務: 鄺培熙 3E 最佳領導才能: 蔡良培 5D 勵學金: 羅理浩 1A 林嘉樂 1C | |||||||||||||||||||||
| (20) 郭錦先生紀念獎學金 1971年中文部校友郭志棉先生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其先父郭錦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選出 1 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獎勵 $1,000 獎學金。 | 戴肇軒 4D | |||||||||||||||||||||
| (21) 邵月仙女士獎學金 1967年畢業生、英國利物浦大學韓國強教授,於2009年設立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每年設成績最大進步獎 1 名,得獎學生可獲得 $1,500 獎學金。 | 蔡德朗 4A | |||||||||||||||||||||
| (22) 貝照良神父最佳宗教服務獎 此獎學金於 2001 年開始設立,初時由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自 2016-2017 年度起,每年由 2004 年畢業生盧胤銘先生捐獻獎學金。宗教服務優異的學生可獲頒發獎學金$1,000,每年名額 1 名。 | 黃嘉德 6C | |||||||||||||||||||||
| 龐富港先生是本校創校時(1953年)首批入讀本校的學生,自 2012 年校慶六十周年起,龐先生每年向校方捐獻 3 個範疇的獎學金。之後於 2015-2016年度,更設立「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旨在幫助有需要的在學師弟。 (23) 龐富港先生宗教服務獎學金 由宗教教育主任提名,善會最佳服務學生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500 獎學金。 | 樊峻熹 3A 林維鋒 5D 邱栢揚 2C 温維豪 4C 黃睿祈 4A 林灝良 3B | |||||||||||||||||||||
| (24) 龐富港先生初中最佳進步獎學金 初中成績最佳進步 3 名(中一至中三級每級 1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葉迅希 1E 吳家宇 2D 賴澤權 3E | |||||||||||||||||||||
| (25) 龐富港先生副學位獎學金 由升學及輔導主任提名,在本地大學攻讀副學位課程,而家境有需要的 4 名中六畢業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許家軒 6A 盧栢賢 6B 黃嘉德 6C 張冠聰 6D | |||||||||||||||||||||
| (26) 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 自 2015-2016 年度開始,1957年畢業生龐富港先生為了紀念區海晏修士,每年捐獻$10,000,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名額 10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張冠聰 6D 盧子軒 6E 黎浚揚 6D 陸浚軒 6E 林駿然 6D 楊嘉羲 6E 林園泰 6D 阮樂軒 6E 林新浩 6E 劉偉銘 6E | |||||||||||||||||||||
| (27) 蘇冠明神父獎學金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第三任校長蘇冠明神父的名字命名。每年由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捐獻,頒發給成績優良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名額 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 獎學金。 | 褚嘉宏 1B 黃挺軒 4D 吳雨軒 2B 陳政康 4E 劉勤發 3C 曾端一 5A | |||||||||||||||||||||
| 2011 年,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建議每年從「梁廣榕教育基金」中,每年撥款成立「鄧鏡波學校梁廣榕獎學金」,並將獎學金分成 4 個範疇: (28) 梁廣榕先生通識教育獎學金 各級通識教育或公社科成績良好的學生 6 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1,000 獎學金。 | 麥仲軒 4D 鄧峻僑 4D 楊善智 5D 黃孝嚴 5C 葉子榮 6D 林新浩 6E | |||||||||||||||||||||
| (29) 梁廣榕先生奮進獎學金 克服學習困難,奮進向學的學生2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2,000 獎學金。 | 蔡德朗 4A 李鍵臻 2B | |||||||||||||||||||||
| (30) 梁廣榕先生最佳成績學生獎學金 各級最佳成績的學生獲頒發$5,000,合共6名。 | 潘浩延 1B 黃政搴 2B 張生儒 3B 鄧峻僑 4D 陳力洋 5E 陳朗仁 6E | |||||||||||||||||||||
| (31) 梁廣榕先生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全校最傑出學生選舉獲選者 1 名,得獎者可獲頒授 $10,000 獎學金。 | 梁卓行 6E | |||||||||||||||||||||
| (32) 劉琴女士紀念獎學金 張冠榮修士於 2016 年獲得校友及善長捐獻成立此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自 2018-2019 年度開始,善長把一筆款項存入學校戶口,每年向學校提供獎學金$15,000,以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每年名額 3名,得獎學生可獲$5,000 獎學金。 | 李堃煥 6B 林晉仰 6E 劉偉銘 6E | |||||||||||||||||||||
| (33) 陳祝卿女士紀念獎學金 2007年堂區教友陳祝卿女士去世,其遺願是捐贈學校 500 萬元來成立獎學金,用以資助本校學生升讀本地大學的學費。經堂區主任司鐸謝家賢神父同意,以陳女士名字命名,頒發給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並能升讀大學課程的中六學生,每名得獎學生獲頒 $10,000 獎學金。 | 何恩澤 6E 庾朗霆 6E 廖卓楠 6E 阮樂軒 6F 魏敦涍 6E 曾翺隼 6E 謝厚鏵 6E 梁至灝 6F 謝文康 6E 方景縉 6F | |||||||||||||||||||||
| (34) 李國松先生紀念獎學金 2011年,已故校友李國松先生的遺孀 Mrs. Joyce Lee建議成立獎學金,並以李國松先生命名,協助在本地大學升學(電影相關學系除外)、成績良好而家境有需要的本校畢業生,並屬意每年為1 位應屆畢業生提供連續四年資助,每年獲頒獎學金$20,000。其餘兩位畢業生可獲一次性獎學金$10,000。 | 連續四年獎學金 周祈劭 2018-19 校友 吳樺承 2019-20 校友 孔璟亮 2020-21 校友 陳朗仁 2021-22 校友 一次性獎學金 陳朗天 6E 梁卓行 6E | 
校外獎學金
除了校內獎學金,本校推薦適合的學生申請校外獎/助學金,期望學生透過比賽勇於挑戰自己;在校外獎學金的鼓勵下積極向上,不受界限地發展潛能。
獲校方提名 2022-2023 年度獲得獎學金的學生
| (1) 祁良神父獎學金 祁良神父獎學金由「祁良神父教育基金」提供,鼓勵品學兼優、全面發展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而設立,得獎學生需要在學術表現優異,名額 1 名,可獲得 $1,500 獎學金。 | 譚永林 5E | 
| (2)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在香港就讀的高中學生,發展領導才能。提名以學校為單位,每間學校均可以提名 2 名正就讀於畢業班級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800。 | 陳力洋 5E 麥珀源 5E | 
| (3) 黃廷方獎學金 為紀念信和集團及遠東機構創辦人黃廷方先生,「黃廷方慈善基金」自 2015 年開始設立「黃廷方獎學金」,旨在嘉許品學兼優且家境清貧的中學生,每間學校提名 1 名合適學生獲頒獎學金,獎勵$5,000。 | 鄧峻僑 4D | 
| (4) 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 「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來自基層家庭、具奮鬥精神、正面的價值觀的中學生,每間學校提名 3 名就讀中三至中六的學生。獲學生可按自己的目標和計劃,使用 $5,000 的獎學金,並與其獎學金贊助人分享其學習經驗及感受。 | 張生儒 3B 吳亦竣 4D 王學彬 5C | 
| (5) 聖鮑思高神父獎 聖鮑思高神父獎由「梁廣榕教育基金」設立,表揚聖鮑思高神父對青少年關懷愛護,以及鼓勵港、澳、台慈幼大家庭的學生努力向上,效法聖鮑思高神父的無私精神。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 $20,000。 | 林維鋒 5D | 
2020-2021年度 獎學金
鄧鏡波學校校內獎/助學金的歷史:
本校承蒙恩人和校友捐助,獎學金琳瑯滿目,使一眾莘莘學子受惠。翻查本校紀錄,直至2000年時校內僅得「蘇冠明神父獎學金」、「司徒柏修士獎學金」、「40周年獎學金」、「聖若瑟獎學金」和「鄧葵玉女士獎學金」5項獎學金。然而,獎學金的數目和類別在這二十多年來與日俱增,現時已有33項獎學金,本年度的獎學金金額更達約40萬元。
本校校內獎學金項目包羅萬有,有學術的、非學術的(操行、體育、藝術、宗教、服務及領袖才能等);有頒發給優異生,也有鼓勵不斷進步的;有頒發給在學的學生,也有顧及升讀大專及大學的校友,只要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一定有一項適合同學申請。
校內獎學金
| 獎學金名稱 | 簡介 | 獲獎名單 (2020/21年度班別) | 
| (1) 李禮亨及李禮廷傑出學生會幹事獎學金 | 校友李禮廷先生及其兄李禮亨先生均為本校的學生會前會長,為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於2017-2018年度開始設立此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2名傑出學生會幹事,得獎者可獲$1,000獎學金。 | 鄺泓舜 4D 張斯涵 4E | 
| (2) 六十周年校慶盾獎學金 | 2006年為慈幼會來華100周年,學校教職員聯誼會向學校捐出百周年紀念盾,得獎者在公開試考取優等成績,即是全校學業上最高成就。本年度名額4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頒授$500獎學金,以及校慶盾乙個。 | 黃立鈞 6F 黃子倫 6F 孔璟亮 6F 梁至灝 6F | 
| (3) 司徒柏修士獎學金 |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前工科主任司徒柏修士的名字命名。獎學金由捐獻者(推斷是由舊生募捐)一筆過存入學校的帳戶,此獎學金每年頒授給全年最具領導才能的3名領袖生。得獎領袖生可獲$1,000獎學金。 | 黃俊彥 5C 黃其燊 5E 阮樂軒 5E | 
| (4) 鑽禧獎學金 | 六十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於1993年捐款成立「40周年獎學金」。2003年校慶50周年時改名為「金慶獎學金」。2013年校慶60周年時再改名為「鑽禧獎學金」。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500,「鑽禧獎學金」包括: – 聖母進教之佑獎(公開試最佳成績)1名 – 聖鮑思高神父獎(校內中六最佳成績)1名 –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課外活動最佳成績)1名 | 聖母進教之佑獎: 孔璟亮 6F 
 聖鮑思高神父獎: 孔璟亮 6F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 蔡良培 4D | |||
| (5) 余國華老師紀念獎學金 | 余國華老師是本校前訓育主任,生前以無比愛心教導學生,極受學生愛戴。2008年,余老師去世後,李錦鴻前任校長建議成立獎學金紀念余老師,以秉承余老師一貫關懷弱小的愛德,並鼓勵在操行有重大改進的學生。獎學金每年由李錦鴻前任校長、程兆海前副校長及現任訓育主任林智勇先生捐獻,頒發給最佳操行進步的2名學生。得獎學生可獲$1,000獎學金。 | 吳青俊 3E 徐子軒 6B | |||
| (6) 邱寶瑩女士獎學金 | 邱寶瑩女士於2002年加入鄧鏡波學校家長教師會,並出任第三至七屆執行委員會的家長委員,以及於第五屆(2004-2005年度)及第六屆(2005-2006年度)擔任主席,服務家教會長達五年之久。邱女士期間盡心盡力領導家教會,為家長及學校服務,難能可貴。邱女士的孩子已經畢業多年,仍然對學校關愛有加,並於2009年設立「邱寶瑩女士獎學金」,頒發給中一至中五級其中5名在視覺藝術科成績良好或具視覺藝術潛能的學生,得獎者每人可獲得$1,000獎學金,合共$5,000。 | 陳浚銘 1A 施國晞 1C 陳俊希 1E 黃樂軒 2B 袁建康 3E | |||
| (7) 聖若瑟獎學金 |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由朱錫恩修士帶頭成立。每年鮑思高同學會從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基金旨在支援、回饋母校。獎學金按學生的全年成績計算:每級的第一名可獲$500獎學金、第二名可獲$300獎學金、第三名可獲$200獎學金。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
| 黃政搴1C | 陳柏言1A | 鍾博康1B | |||
| 王惕言2B | 張生儒2B | 張梓聰2B | |||
| 鄧峻僑3A | 麥仲軒3A | 吳穎洛3A | |||
| 陳力洋4E | 麥珀源4E | 林紀宇4B | |||
| 陳朗仁5E | 魏敦涍5E | 陳朗天5E | |||
| 孔璟亮6F | 莊承昱6F | 蒙超浚6F | |||
| (8) 李周美好女士最傑出運動員獎學金 | 1978年英文工業部畢業生李開榮先生對羽毛球和比賽裁判工作有濃厚興趣。2008年,成為第一位華人出任奧運會羽毛球總裁判長。2013年,李先生以其母親李周美好女士命名設立獎學金,每年提供6個名額,鼓勵在體育運動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3,000獎學金。 | 麥鉦湋 2A 吳朗霆 3C 莊晉峰 4B 鄭智朗 5A 李堃煥 5B 翁嘉禧 5B | |
| (9) 「以波傳情」優秀足球員獎學金 | 由2015年參與足球校友盃的校友發起成立此項獎學金,旨在推動和鼓勵學生在足球運動上發展才能。足球表現優秀並且操行在B-或以上的學生,可獲$1,000獎學金,名額3名。 | 鄭智朗 5A 盧栢賢 5B 翁嘉禧 5B | |
| (10) 科技之星獎學金 | 自2017-2018年度開始,由校友歐陽慧強先生捐贈。每年在初中中一至中三級數學、科學、設技及電腦4個範疇內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個範疇各設1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500。 | 張孝偉 1A 日比翔太1B 陳哲朗 2A 劉勤發 2C 吳穎洛 3A 黃挺軒 3A | 丁紫朗 1A 洪銘聰 1C 關宇亮 2C 陳浩揚 2E 鄧峻僑 3A 陳政康 3B | 
| (11) 陳炎墀修士紀念獎學金 | 2009年慈幼會會士、本校前活動主任及銀樂隊負責人陳炎墀修士去世,一眾舊生以陳修士為名成立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中一至中五級音樂成績良好或具音樂潛能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名額5名。 | 陳景麟 1B 鍾博康 1B 日比翔太1B 曾家裕 3A 梁卓行 5E | |
| (12) 鄧鏡波學校華近禮神父獎學金 | 1977年畢業生在畢業30周年之際倡議成立此獎學金,目的是為了繼承前校長華近禮神父關愛青年、扶助弱小的善行,為有需要的在學師弟提供支援。獎學金負責人為陳積強先生。每年設立進步獎(中四至中五級)4名及勵學金6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佳進步獎: 莊晉峰 4B 譚永林 4E 葉展橋 4E 林新浩 5E 
 勵學金: 周汶樂 2B 吳亦竣 3A 楊朗琛 3B 陳浩朗 3E 徐慶琛 4E 廖卓楠 5E | |
| (13)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 九十年代後期,由鄧鏡波先生之女兒鄧葵玉女士倡議成立獎學金,按照各科全年校內成績及操行決定。 
 各科全年校內成績獎: 中文、英文、數學、通識、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科、設計與科技科、視覺藝術科和資訊與通訊科技科各1名,每科獎學金的款額為$500。 | 中文:孔璟亮 6F 英文:黃立鈞 6F 數學:莊承泰 6F 通識:許駿雄 6D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梁嘉軒 6F 旅遊與款待:葉淑健 6E 設計與科技:俞銘城 5A 視覺藝術 :陳俊希 1E 資訊與通訊科技:何冠勤 6E | 
| 操行獎: 每班最佳操行的學生1名可獲頒發獎學金$100。 | 張孝偉1A 陳子樂1B 洪銘聰1C 薛珀民1D 陳俊希1E 蔡兆培2A 曾梓竣2B 高梓謙2C 鄭雋曦2D 何振濤2E 鄧峻僑3A 李駿曜3B 林朗彥3C 葉璟寬3D 吳青俊3E 陳焯鋒4A 林紀宇4B 鄧浩弘4C 林君凡4D 麥珀源4E 梁健希5A 李文傑5B 黎子陽5C 林園泰5D 梁卓行5E 麥銘順6A 徐子軒6B 李朗熙6C 邱俊權6D 冼文龍6E 蔡承正 6F | |
| (14) 葉炳坤先生紀念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葉炳坤先生的家屬於2018-2019年度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葉炳坤先生的名字命名。高中理工科成績優異的學生1名可獲頒授$1,000獎學金。 | 魏敦涍 5E | 
| (15) 李顯先生伉儷紀念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校友李少聰先生為了紀念父母,在2014年向校方捐贈一筆獎學金,並以李顯先生伉儷命名,頒贈在學業或操行有最佳進步的學生,名額2名,獎勵$1,000獎學金。 | 麥銘順 6A 顧文駿 6B | 
| (16) 71(中文部)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畢業生於2001年設立獎學金,負責人為郭志棉先生。2015年底,71年畢業生向校方捐贈一批股票,並指定以這批股票的利息收益作為獎學金的運作款項。每年獎學金名額合共5名,包括:最優秀體育表現1名、最佳社會服務1名、最佳領導才能1名和勵學金2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優秀體育表現: 莊晉峰 4B 
 最佳社會服務: 邱俊權 6D 
 最佳領導才能: 蔡良培 4D 
 勵學金: 張冠聰 5D 李俊軒 5E | 
| (17) 郭錦先生紀念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校友郭志棉先生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其先父郭錦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選出1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獎勵$1,000獎學金。 | 劉偉銘 5E | 
| (18) 邵月仙女士獎學金 | 1967年畢業生、英國利物浦大學韓國強教授,於2009年設立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每年設成績最大進步獎1名,得獎學生可獲得$1,500獎學金。 | 王映嵐 3D | 
| (19) 貝照良神父最佳宗教服務獎 | 此獎學金於2001年開始設立,初時由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自2016-2017年度起,每年由2004年畢業生盧胤銘先生捐獻獎學金。宗教服務優異的學生可獲頒發獎學金$1,000,每年名額1名。 | 黃嘉德 5C | 
| (20) 李廣雄老師紀念獎學金 | 1980年畢業生於2009年設立「80年畢業同學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學好英文。2015年,為了紀念恩師、前英文科科主任李廣雄老師,而更改了獎學金的名稱。每年選出中一至中五級英文成績良好或具學習英文潛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5名,得獎學生可獲得$1,000獎學金。 | 甘愷軒 1D 盧冠諺 2D 蘇成傑 3E 王御晉 4B 梁展維 5D | 
| 龐富港先生是本校創校時(1953年)首批入讀本校的學生,自2012年校慶六十周年起,龐先生每年向校方捐獻3個範疇的獎學金。之後於2015-2016年度,更設立「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旨在幫助有需要的在學師弟。龐先生給學弟的忠告是:「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不要灰心。以為無路可退時,緊記總會有希望的,天主會在冥冥中幫助我們。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地做事和讀書,無論結果如何,都將一切交給天主。」龐先生對學校及學生的支持,值得我們學習及表揚。 | ||
| (21) 龐富港先生宗教服務獎學金 | 由宗教教育主任提名,善會最佳服務學生6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500獎學金。 | 陳柏言 1A 陳立昕 3B 林維鋒 4D 譚永林 4E 王殷兒 5B 張冠聰 5D | 
| (22) 龐富港先生初中最佳進步獎學金 | 初中成績最佳進步3名(中一至中三級每級1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張翹雋 1E 吳威龍 2C 王映嵐 3D | 
| (23) 龐富港先生副學位獎學金 | 由升學及輔導主任提名,在本地大學攻讀副學位課程,而家境有需要的4名中六畢業生獲頒獎學金,獎勵$1,000。 | 葉睿軒 6D 陳鋕衡 6E 何冠勤 6E 區毅俊 6F | 
| (24) 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 | 自2015-2016年度開始,1957年畢業生龐富港先生為了紀念區海晏修士,每年捐獻$10,000,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名額10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黃家俊 6A 劉浩霆 6B 陳樂霖 6C 劉瑋昊6C 陳子俊 6D 邱俊權6D 梁家浩 6E 區志恒 6E 冼敬軒 6F 黃智軒 6F 游卓雋 6F | 
| (25) 蘇冠明神父獎學金 |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第三任校長蘇冠明神父的名字命名。每年由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捐獻,頒發給成績優良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名額6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獎學金。 | 張生儒 2B 張梓聰 2B 戴肇軒 3A 陳政康 3B 魏敦涍 5E 阮樂軒 5E | 
| 2011年,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建議每年從「梁廣榕教育基金」中,每年撥款成立「鄧鏡波學校梁廣榕獎學金」,並將獎學金分成4個範疇: | ||
| (26) 梁廣榕先生通識教育獎學金 | 各級通識教育(初中為綜合人文科)成績良好的學生6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謝尚知 1B 陳 昀 2B 區元熹 3A 林紀宇 4B 許家軒 5A 蔡培圻 6F | 
| (27) 梁廣榕先生奮進獎學金 | 克服學習困雞,奮進向學的學生2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獎學金。 | 謝承熹 5C 文俊豪 5E | 
| (28) 梁廣榕先生最佳成績學生獎學金 | 各級最佳成績的學生獲頒發$5,000,合共6名 | 黃政搴 1C 王惕言 2B 鄧峻僑 3A 陳力洋 4E 陳朗仁 5E 孔璟亮 6F | 
| (29) 梁廣榕先生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 全校最傑出學生選舉獲選者1名,得獎者可獲頒授$10,000獎學金。 | 梁至灝 6F | 
| (30) 劉琴女士 紀念獎學金 | 張冠榮修士於2016年獲得校友及善長捐獻成立此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自2018-2019年度開始,善長把一筆款項存入學校戶口,每年向學校提供獎學金$15,000,以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每年名額3名,得獎學生可獲$5,000獎學金。 | 劉兆亨 6C 鍾文杰 6D 林樂軒 6F | 
| (31) 陳祝卿女士紀念獎學金 | 2007年堂區教友陳祝卿女士去世,其遺願是捐贈學校500萬元來成立獎學金,用以資助本校學生升讀本地大學的學費。經堂區主任司鐸謝家賢神父同意,以陳女士名字命名,頒發給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並能升讀大學課程的中六學生,每名得獎學生獲頒$10,000獎學金。 | 葉淑健 6E 楊澤常 6E 莊承泰 6F 莊承昱 6F 鍾顯泓 6F 方景縉 6F 梁至灝 6F 蒙超浚 6F 吳睿朗 6F 柯俊熙 6F 蔡培圻 6F | 
| (32) 李國松先生紀念獎學金 | 2011年,已故校友李國松先生的遺孀Mrs. Joyce Lee建議成立獎學金,並以李國松先生命名,協助在本地大學升學(電影相關學系除外)、成績良好而家境有需要的本校畢業生,並屬意每年為1位應屆畢業生提供連續四年資助,每年獲頒獎學金$20,000。其餘兩位畢業生可獲一次性獎學金$10,000。 | 連續四年資助: 許霆軒 2017-18校友 周祈劭 2018-19校友 吳樺承 2019-20校友 孔璟亮 6F 
 一次性獎學金: 許駿雄 6D 黃子倫 6F | 
| (33) 家長教師會獎學金 | 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家長教師會每年設立勵學獎和最佳進步獎,分別頒贈給每班全年第一名及成績最大進步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200。 勵學獎 | 陳柏言1A 鍾博康1B 黃政搴1C 萬隆昌1D 陳俊希1E 黃仲晞2A 王惕言2B 連偉俊2C 溫 偉2D 鍾衍隆2E 鄧峻僑3A 陳政康3B 關子俊3C 曾家浠3D 陳浩朗3E 黃 彥4A 林紀宇4B 鄧浩弘4C 鄧浩揚4D 陳力洋4E 梁健希5A 李堃煥5B 黎子陽5C 梁焌橋5D 陳朗仁5E 郭家樂6A 劉浩霆6B 李朗熙6C 許駿雄6D 葉淑健6E 孔璟亮6F | 
| 最佳進步獎 | 謝家豪1A 黃鈞浩1B 吳家宇1C 朱衍霖1D 張翹雋1E 朱寶軒2A 周汶樂2B 吳威龍2C 馮敬恒2D 陳子聰2E 文浩鋒3A 蕭漢強3B 李仕鵬3C 王映嵐3D 許震哲3E 蔡其延4A 余偉倫4B 高浩鏻4C 林明軒4D 陳靖昊4E 鄭智朗5A 朱嘉豪5B 溫卓軒5C 梁釗滔5D 黃志勤5E | 
校外獎學金
已獲校方於2021-2022年度提名及獲得獎學金的學生:
| (1) 祁良神父獎學金 | 祁良神父獎學金由「祁良神父教育基金」提供,鼓勵品學兼優、全面發展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而設立,得獎學生需要在學術表現優異,名額1名,可獲得$1,500獎學金。 | 吳穎洛 3A | 
| (2)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 |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在香港就讀的高中學生,發展領導才能。提名以學校為單位,每間學校均可以提名2名正就讀於畢業班級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陳朗天 5E 余熙駿 5E | 
| (3) 黃廷方獎學金 | 為紀念信和集團及遠東機構創辦人黃廷方先生,「黃廷方慈善基金」自2015年開始設立「黃廷方獎學金」,旨在嘉許品學兼優且家境清貧的中學生,每間學校提名1名合適學生獲頒獎學金,獎勵$5,000。 | 麥仲軒 3A | 
| (4) 明日之星— 上游獎學金 | 「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來自基層家庭、具奮鬥精神、正面的價值觀的中學生,每間學校提名3名就讀中三至中六的學生。獲獎學生可按自己的目標和計劃,使用$5,000的獎學金,並與其獎學金贊助人分享其學習經驗及感受。 | 鄧峻僑 3A 陳力洋 4E 陳朗仁 5E | 
| (5) 聖鮑思高神父獎 | 聖鮑思高神父獎由「梁廣榕教育基金」設立,表揚聖鮑思高神父對青少年關懷愛護,以及鼓勵港、澳、台慈幼大家庭的學生努力向上,效法聖鮑思高神父的無私精神。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0。 | 阮樂軒 5E | 
2019-2020年度 獎學金
校內獎學金簡介及獲獎名單
鄧鏡波學校校內獎/助學金的歷史:
本校承蒙恩人和校友捐助,獎學金琳瑯滿目,使一眾莘莘學子受惠。翻查本校紀錄,直至2000年時校內僅得「蘇冠明神父獎學金」、「司徒柏修士獎學金」、「周年獎學金」、「聖若瑟獎學金」和「鄧葵玉女士獎學金」項獎學金。然而,獎學金的數目和類別在這二十年來與日俱增,現時已有項獎學金,本年度的獎學金金額更達萬元。
本校校內獎學金項目包羅萬有,有學術的、非學術的(操行、體育、藝術、宗教、服務及領袖才能等);有頒發給優異生,也有鼓勵不斷進步的;有頒發給在學的學生,也有顧及升讀大專及大學的校友,只要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進發,一定有一項適合同學申請。
| 獎學金名稱 | 簡介 | 獲獎名單 (2019/20年度班別) | 
| (1) 李禮亨及李禮廷傑出學生會幹事獎學金 | 校友李禮廷先生及其兄李禮亨先生均為本校的學生會前會長,為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於2017-2018年度開始設立此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2名傑出學生會幹事,得獎者可獲$1,000獎學金。 | 劉偉銘 4E 梁卓行 4E | 
| (2) 六十周年校慶盾獎學金 | 2006年為慈幼會來華100周年,學校教職員聯誼會向學校捐出百周年紀念盾,得獎者在公開試考取優等成績,即是全校學業上最高成就。本年度名額3名,每名得獎學生可獲頒授$500獎學金,以及校慶盾乙個。 | 傅栢郗 6F 吳樺承 6F 涂宇翔 6F | 
| (3) 司徒柏修士獎學金 |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前工科主任司徒柏修士的名字命名。獎學金由捐獻者(推斷是由舊生募捐)一筆過存入學校的帳戶,此獎學金每年頒授給全年最具領導才能的3名領袖生。得獎領袖生可獲$1,000獎學金。 | 冼文龍 5E 陳俊憘 5F 冼敬軒 5F | 
| (4) 鑽禧獎學金 | 六十年代校友、前油尖旺區民政專員蔡志華先生於1993年捐款成立「40周年獎學金」。2003年校慶50周年時改名為「金慶獎學金」。2013年校慶60周年時再改名為「鑽禧獎學金」。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500,「鑽禧獎學金」包括: 聖母進教之佑獎(公開試最佳成績)1名 聖鮑思高神父獎(校內中六最佳成績)1名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課外活動最佳成績)1名 | 聖母進教之佑獎: 吳樺承 6F 聖鮑思高神父獎: 吳樺承 6F 聖多明我沙維豪獎: 何暉翔 3D | |||
| (5) 余國華老師紀念獎學金 | 余國華老師是本校前訓育主任,生前以無比愛心教導學生,極受學生愛戴。2008年,余老師去世後,李錦鴻前任校長建議成立獎學金紀念余老師,以秉承余老師一貫關懷弱小的愛德,並鼓勵在操行有重大改進的學生。獎學金每年由李錦鴻前任校長、程兆海前副校長及現任訓育主任林智勇先生捐獻,頒發給最佳操行進步的2名學生。得獎學生可獲$1,000獎學金。 | 黃啟軒 3E 郭得立 6E | |||
| (6) 邱寶瑩女士獎學金 | 邱寶瑩女士於2002年加入鄧鏡波學校家長教師會,並出任第三至七屆執行委員會的家長委員,以及於第五屆(2004-2005年度)及第六屆(2005-2006年度)擔任主席,服務家教會長達五年之久。邱女士期間盡心盡力領導家教會,為家長及學校服務,難能可貴。邱女士的孩子已經畢業多年,仍然對學校關愛有加,並於2009年設立「邱寶瑩女士獎學金」,頒發給中一至中五級其中5名在視覺藝術科成績良好或具視覺藝術潛能的學生,得獎者每人可獲得$1,000獎學金,合共$5,000。 | 文偉新 1B 黃睿祈 2D 林維鋒 3B 翁尉焯 3B 李明諺 3D | |||
| (7) 聖若瑟獎學金 |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由朱錫恩修士帶頭成立。每年鮑思高同學會從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基金旨在支援、回饋母校。獎學金按學生的全年成績計算:每級的第一名可獲$500獎學金、第二名可獲$300獎學金、第三名可獲$200獎學金。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
| 王惕言1B | 曾家謙1B | 黃仲晞1A | |||
| 麥仲軒2A | 陳政康2B | 鄧峻僑2A | |||
| 陳力洋3B | 麥珀源3B | 鄧浩揚3A | |||
| 魏敦涍4E | 余熙駿4E | 陳朗天4E | |||
| 孔璟亮5F | 莊承昱5F | 莊承泰5F | |||
| 吳樺承6F | 涂宇翔6F | 李梓灝6F | |||
| (8) 李周美好女士最傑出運動員獎學金 | 1978年英文工業部畢業生李開榮先生對羽毛球和比賽裁判工作有濃厚興趣。2008年,成為第一位華人出任奧運會羽毛球總裁判長。2013年,李先生以其母親李周美好女士命名設立獎學金,每年提供6個名額,鼓勵在體育運動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3,000獎學金。 | 容偉汧 1B 張耀國 2A 吳朗霆 2C 莊晉峰 3C 鄭智朗 4A 楊俊禮 6B | 
| (9) 「以波傳情」優秀足球員獎學金 | 由2015年參與足球校友盃的校友發起成立此項獎學金,旨在推動和鼓勵學生在足球運動上發展才能。足球表現優秀並且操行在B-或以上的學生,可獲$1,000獎學金,名額3名。 | 麥鉦湋 1E 藍浚承 3D 鄭智朗 4A | 
| (10) 科技之星獎學金 | 自2017-2018年度開始,由校友歐陽慧強先生捐贈。每年在初中中一至中三級數學、科學、設技及電腦4個範疇內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每個範疇各設1個名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500。 | 陳栢熙 1B 張生儒 1B 張梓聰 1B 黃樂軒 1E 陳志樂 2A 吳穎洛 2A 潘德賢 2A 陳政康 2B 陳力洋 3B 盧若望 3B 麥珀源 3B 何暉翔 3D | 
| (11) 陳炎墀修士紀念獎學金 | 2009年慈幼會會士、本校前活動主任及銀樂隊負責人陳炎墀修士去世,一眾舊生以陳修士為名成立獎學金。此獎學金每年頒贈給中一至中五級音樂成績良好或具音樂潛能的學生。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名額5名。 | 曾家裕 2A 陸衍睿 2B 梁卓行 4E | 
| (12) 鄧鏡波學校華近禮神父獎學金 | 1977年畢業生在畢業30周年之際倡議成立此獎學金,目的是為了繼承前校長華近禮神父關愛青年、扶助弱小的善行,為有需要的在學師弟提供支援。獎學金負責人為陳積強先生。每年設立進步獎(中四至中六級)4名及勵學金6名,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佳進步獎: 黎浚揚 4D 盧政程 4D 葉子榮 4D 冼敬軒 5F 勵學金: 鄧峻僑 2A 黃挺軒 2A 袁秉程 2A 曾端一 3C 鍾俊傑 5D 楊澤常 5E | 
| (13) 鄧葵玉女士紀念獎學金 | 九十年代後期,由鄧鏡波先生之女兒鄧葵玉女士倡議成立獎學金,按照各科全年校內成績及操行決定。 各科全年校內成績獎: 中文、英文、數學、通識、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科、設計與科技科、視覺藝術科和資訊與通訊科技科各1名,每科獎學金的款額為$500。 | 中文:涂宇翔 6F 英文:陳汝灝 6F 數學:吳樺承 6F 通識:傅栢郗 6F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林海康 6F 旅遊與款待:張瑋樂 6E 設計與科技:盧政程 4D 視覺藝術: 翁尉焯 3B 資訊與通訊科技: 李梓灝 6F 
 | 
| 操行獎: 每班最佳操行的學生1名獲頒發獎學金,獎勵$100。 | 葉俊廷 1A 陳彥臻 1B 黃學龍 1C 麥厚鋒 1D 宗楚竣 1E 林灝良 1F 麥仲軒 2A 陸衍睿 2B 區元熹 2C 鄭家純 2D 葉長峰 2E 蔡良培 3A 林維鋒 3B 蔡其延 3C 林紀宇 3D 彭顯平 3E 許家軒 4A 尹霆鈞 4B 黃俊彥 4C 陳子謙 4D 劉偉銘 4E 陳頌昇 5A 徐子軒 5B 何承蔭 5C 葉睿軒 5D 冼文龍 5E 鍾顯泓 5F 萬峻深 6A 曾浩崙 6B 陳子朗 6C 張拔忠 6D 羅樂程 6E 李晋輝 6F | |
| (14) 葉炳坤先生紀念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葉炳坤先生的家屬於2018-2019年度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葉炳坤先生的名字命名。高中理工科成績優異的學生1名可獲頒授$1,000獎學金。 | 莊承昱 5F | 
| (15) 李顯先生伉儷紀念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校友李少聰先生為了紀念父母,在2014年向校方捐贈一筆獎學金,並以李顯先生伉儷命名,頒贈在學業或操行有最佳進步的學生,名額1名,獎勵$1,000獎學金。 | 李梓灝 6F | 
| (16) 71(中文部)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畢業生於2001年設立獎學金,負責人為郭志棉先生。2015年底,71年畢業生向校方捐贈一批股票,並指定以這批股票的利息收益作為獎學金的運作款項。每年獎學金名額合共5名,包括: 最優秀體育表現1名、最佳社會服務1名、最佳領導才能1名和勵學金2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1,000。 | 最優秀體育表現: 楊俊禮 6B 最佳社會服務: 黃喻笙 5D 最佳領導才能: 李晋輝 6F 勵學金: 黃嘉德 4C 張冠聰 4D | 
| (17) 郭錦先生紀念獎學金 | 1971年中文部校友郭志棉先生捐款設立此獎學金,並以其先父郭錦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選出1名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獎勵$1,000獎學金。 | 林樂軒 5F | 
| (18) 邵月仙女士獎學金 | 1967年畢業生、英國利物浦大學韓國強教授,於2009年設立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每年設成績最大進步獎1名,得獎學生可獲得$1,500獎學金。 | 洪柏宇 1E | 
| (19) 貝照良神父最佳宗教服務獎 | 此獎學金於2001年開始設立,初時由聖若瑟基金撥款捐獻,自2016-2017年度起,每年由2004年畢業生盧胤銘先生捐獻獎學金。宗教服務優異的學生可獲頒發獎學金$1,000,每年名額1名。 | 伍學勤 5E | 
| (20) 李廣雄老師紀念獎學金 | 1980年畢業生於2009年設立「80年畢業同學獎學金」,用以鼓勵學生學好英文。2015年,為了紀念恩師、前英文科科主任李廣雄老師,而更改了獎學金的名稱。每年選出中一至中五級英文成績良好或具學習英文潛能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5名,得獎學生可獲得$1,000獎學金。 | 陳栢熙 1B 黃熙哲 2B 翁尉焯 3B 劉偉銘 4E 黃立鈞 5F | 
| 龐富港先生是本校創校時(1953年)首批入讀本校的學生,自2012年校慶六十周年起,龐先生每年向校方捐獻3個範疇的獎學金。之後於2015-2016年度,更設立「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旨在幫助有需要的在學師弟。龐先生給學弟的忠告是:「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不要灰心。以為無路可退時,緊記總會有希望的,天主會在冥冥中幫助我們。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地做事和讀書,無論結果如何,都將一切交給天主。」龐先生對學校及學生的支持,值得我們學習及表揚。 | ||
| (21) 龐富港先生宗教服務獎學金 | 由宗教教育主任提名,善會最佳服務學生6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500獎學金。 | 林維鋒 3B 譚永林 3B 王殷兒 4B 黃嘉德 4C 張冠聰 4D 陸浚軒 4E | 
| (22) 龐富港先生初中最佳進步獎學金 | 初中成績最佳進步3名(中一至中三級每級1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洪柏宇 1E 李嘉泓 2B 徐慶琛 3A | 
| (23) 龐富港先生副學位獎學金 | 由升學及輔導主任提名,在本地大學攻讀副學位課程,而家境有需要的4名中六畢業生獲頒獎學金,獎勵$1,000。 | 孔耀全 6A 張福豪 6B 連柏喬 6B 黃沛豪 6B | 
| (24) 區海晏修士紀念獎學金 | 自2015-2016年度開始,1957年畢業生龐富港先生為了紀念區海晏修士,每年捐獻$10,000,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名額10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張福豪 6B 曾諭 6C 黃子峰 6C 陳嘉豪 6D 陳梓鍇 6D 吳瀚弘 6E 黃瑋樂 6E 林志豪 6F 黃建銘 6F 阮梓晉 6F | 
| (25) 蘇冠明神父獎學金 | 本校最早設立的獎學金之一。以本校第三任校長蘇冠明神父的名字命名。每年由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捐獻,頒發給成績優良及家境有需要的學生,名額6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獎學金。 | 陳鋐錤 4E 廖卓楠 4E 阮樂軒 4E 莊承昱 5F 黃子倫 5F 柯俊熙 5F | 
| 2011年,六十年代校友梁廣榕先生建議每年從「梁廣榕教育基金」中,每年撥款成立「鄧鏡波學校梁廣榕獎學金」,並將獎學金分成4個範疇: | ||
| (26) 梁廣榕先生通識教育獎學金 | 各級通識教育成績良好的學生6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1,000獎學金。 | 宗楚竣 1E 麥仲軒 2A 陳力洋 3B 黎子陽 4C 蔡培圻 5F 黃沛豪 6B | 
| (27) 梁廣榕先生奮進獎學金 | 克服學習困雞,奮進向學的學生2名,每名得獎學生獲頒發$2,000獎學金。 | 黃俊彥 4C 司徒嘉朗6E | 
| (28) 梁廣榕先生最佳成績學生獎學金 | 各級最佳成績的學生獲頒發$5,000,合共6名 | 王惕言 1B 麥仲軒 2A 陳力洋 3B 魏敦涍 4E 孔璟亮 5F 吳樺承 6F | 
| (29) 梁廣榕先生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 全校最傑出學生選舉獲選者1名,得獎者可獲頒授$10,000獎學金。 | 吳樺承 6F | 
| (30) 劉琴女士紀念獎學金 | 張冠榮修士於2016年獲得校友及善長捐獻成立此獎學金,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自2018-2019年度開始,善長把一筆款項存入學校戶口,每年向學校提供獎學金$15,000,以獎勵中六升讀本地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每年名額3名,得獎學生可獲$5,000獎學金。 | 黃浩然 6B 巫燦浩 6D 湛嘉洛 6D | 
| (31) 陳祝卿女士紀念獎學金 | 2007年堂區教友陳祝卿女士去世,其遺願是捐贈學校500萬元來成立獎學金,用以資助本校學生升讀本地大學的學費。經堂區主任司鐸謝家賢神父同意,以陳女士名字命名,頒發給成績良好及家境有需要,並能升讀大學課程的中六學生,每名得獎學生獲頒$5,000至$20,000不等。 | 黎其豪 2017-18校友 魏敦溓 2018-19校友 張禹彬 6F 傅栢郗 6F 何澄峰 6F 羅俊昇 6F 李穎豪 6F 李晋輝 6F 李梓灝 6F | 
| (32) 李國松先生紀念獎學金 | 2011年,已故校友李國松先生的遺孀Mrs. Joyce | 連續四年資助: 易駿康 2016-17校友 許霆軒 2017-18校友 周祈劭 2018-19校友 吳樺承 6F 一次性獎學金: 陳汝灝 6F 林子軒 6F | 
| (33) 家長教師會獎學金 | 為了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家長教師會每年設立勵學獎和最佳進步獎,分別頒贈給每班全年第一名及成績最大進步的學生。獲獎每項獎學金的款額為$200。 勵學獎 
 | 柯璟祺1A 林逸晉1B 劉勤發1C 陳哲朗1D 宗楚竣1E 朱寶軒1F 麥仲軒2A 凌國津2B 區元熹2C 林韋誠2D 葉長峰2E 鄧浩揚3A 陳力洋3B 駱振宇3C 林紀宇3D 黃頌然3E 梁健希4A 梁孟濤4B 黎子陽4C 黎浚揚4D 魏敦涍4E 沈楹焜5A 顧文駿5B 李朗熙5C 許駿雄5D 巫卓南5E 孔璟亮5F 孔耀全6A 黃沛豪6B 蔣昊延6C 陳嘉豪6D 羅樂程6E 吳樺承6F | 
| 最佳進步獎 | 李奕富1A 林逸晉1B 葉卓豐1C 陳哲朗1D 洪柏宇1E 譚鈞澤1F 李承光2A 李嘉泓2B 吳朗霆2C 吳青俊2D 莊家煌2E 徐慶琛3A 梁燿傑3B 關家軒3C 陳晉賢3D 陳焯鋒3E 何健源4A 梁孟濤4B 吳澤豐4C 王憲文4D 曾翺隼4E 江俊樂5A 徐子軒5B 陳樂霖5C 黃喻笙5D 丘澤5E 黃立鈞5F | 
其他獎項簡介及獲獎名單
除了校內獎學金,本校推薦適合的學生申請校外比賽及校外獎/助學金,期望學生透過比賽勇於挑戰自己;在校外獎學金的鼓勵下積極向上,不受界限地發展潛能。
以下為2019-2020年度於校外比賽獲獎的學生:
| (1) 九龍城區傑出學生選舉 | 九龍城區校長聯絡委員會舉辦「九龍城區傑出學生選舉」,以表揚及嘉許在學業、品行、課外活動及社會服務等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中學生。九龍城區的中學校長提名一位初中及一位高中學生參與選舉。得獎者及獲學校提名的學生,均會獲得獎座乙個及獎狀乙張,以作嘉許。 | 優異獎: 梁卓行 4E | 
| (2) 理想家園: 第十三屆徵文、攝影、微電影、繪畫及海報設計創作比賽 | 香港品質保證局透過「理想家園」活動,鼓勵學生關心社會,同時發揮藝術和創意天分,描繪對理想家園的憧憬。主辦單位期望學生透過思考心目中理想家園的模樣,建立良好的公民意識及正面價值觀。 得獎學生獲頒發$100至$1,200不等,以及證書乙張。 | 徵文比賽中學高級組季軍: 梁卓行 4E | 
| (3) 全港學界數學精英賽2020獎項 | 由香港創科發展培育中心舉辦的「全港學界數學精英賽2020獎項」,比賽以筆試形式進行,限時60分鐘。分數的評分標準以個人考獲分數計算,得獎者可獲頒授獎狀乙張及獎牌乙個。獲得金獎學生的教育機構可獲「傑出教育大獎」,並可獲頒授獎盃乙個。 | 十強精英學生第一名、 級別第一精英學生(中一級): 陳景麟 1B 傑出教育大獎: 鄧鏡波學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