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lose
school

eClass 登入

教師「適異教學」經驗分享︰正視差異 多元策略照顧學生需要

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單靠個別教師的力量並不足夠,同儕之間通力合作,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鄧鏡波學校去年參加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在中文科有系統地推動適異教學。以科主任蔡婉菁老師和江勵姍老師為首的教師團隊推出一系列嶄新的教學策略,學生受惠之餘,教師也獲益良多。

蔡主任表示,學校一直採用分組教學策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按學生能力分組,將能力相近的學生編入同一班級,因材施教,希望縮減班中學習能力的差距。然而,差異始終存在,除了能力高、低,學生學習多樣性仍得不到全面照顧。在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大QSIP專家的指導下,中文科教師團隊於中一級試行新教學策略,將焦點由縮減能力差距轉為加強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新策略雖然同樣按能力分班,但界限模糊了不少:兩班為精英班,吸納能力高的學生;其餘四班採取混合制形式,班中包含能力較強、中等和稍遜的學生,通過「以強帶弱」,配合適異教學的元素,讓不同能力、不同性向的學生都可以學得其所。

分層施教 設定不同學習目標

江老師指,每個課題均設有基礎和進階兩套教材,迎合不同能力學生學習的需要。上課時,教師亦會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安排分層任務,以課文《楊修之死》為例,學生需要從課文中找出和歸納楊修的性格特質,能力較強的學生列舉全部,能力稍遜的學生只要列出其中一、兩項便達成基本目標。除了分層任務,亦有不同等級程度的小組活動讓學生挑戰,能力較高學生要帶領能力較低的學生一同完成。學生可以不同方法展示學習成果,如以書信勸說或當面游說(錄音短講形式)楊修收斂個性;在展示個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時,學生固然可以通過傳統的文字表達歸納,亦可以選擇通過角色扮演7,親身演繹楊修的性格特質。蔡主任解釋,這種安排不但可提高課堂參與度,亦可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和風格,正是適異教學提倡的理念。


江勵姍老師運用多感官教學設計,不但可提高課堂參與度,亦可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和風格

團隊協作 經驗互享

蔡主任坦言,參與計劃前對適異教學雖然有所認識,卻不太掌握箇中的精髓。透過計劃,讓她體會到每個學生都能學得更好,關鍵是要有多元和合適的策略,設計教學策略時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強項與學習難點。江老師現在於高中設計教材時,更有意識運用適異教學的元素。兩位老師亦很樂意將經驗和心得跟其他中文科組教師分享,學校設有共備課節,中文科教師互相交流,討論在教學上遇到的問題和推行不同適異教學策略的成效,更會開放課堂給同儕觀課。

兩位老師指,受疫情影響,試行適異教學法只有半個學期,雖然學生成績未見有明顯轉變,但課堂反應正面 。她們會繼續優化現行模式和策略,期望在新學期將適異教學的理念推展至中二級,最終目標是延伸至整個初中課程。


蔡婉菁老師(左)及江勵姍老師(右)期望能將適異教學的理念延伸至整個初中課程

 

原文︰教師「適異教學」經驗分享︰正視差異 多元策略照顧學生需要 

延伸閱讀︰「適異教學」示例及策略運用    課題:〈楊修之死〉(記敘文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