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lose
school

eClass 登入

薛永恆 ——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在父母的眼中,我是一個頗為頑 皮反斗的屋邨小子。為了選擇一 所校風嚴謹的教會學校來修理我, 所以在升中會考選校名單上,鄧 鏡波學校順理成章地成為必然之 選。事實上,我哥哥早在兩年前 已入讀鄧鏡波學校。

幸不辱命,我在 1973 年拿著中文 二級、英文四級和數學一級的升 中試成績進入鄧鏡波學校這個大家庭。

我唸的是英文工業部。當時學校 是行全日制的,逢星期三和星期 六的下午不用上課。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總會利用這兩個空檔出 外活動。最常到的是學校附近的 天光道網球場,扮高檔的學人家 打網球;又或乘 6C 巴士到遠一點 的荔園泛舟。唸 F.3 時,年長了, 膽子大了,去的地方更遠。我們 乘火車到馬料水(即今天的大學 站),搖舢舨到對岸的烏溪沙。學 校裡的足球場也是我們較量球技 的小天地。球場上,很多時有好 幾隊在對賽,不下二、三十人。 球來球往,我架上 600 度近視眼 鏡,左閃右避,也難逃被「轟」的, 眼鏡也賠上好幾副呢!說來奇怪, 場中踢球的從不會亂踢人家的球; 守龍門的也只會朝著他們自己的 球來護門。真個是看的眼花繚亂, 踢的心中有數。

學校有慶典那天,就是有吃有喝、 齊來慶祝的大日子。學校有甜筒 和飲品分派給同學們享用,不亦 樂乎!

那 時 候, 學校有很多慈幼會會 士。他們秉持着鮑思高神父的精 神,處處顯出關愛。個別有些扮 演父執輩的嚴厲角色,如 Brother Stoppa (司徒柏修士)對那些長著 長頭髮的同學,毫不手軟地親自 揮舞著髮剪,磨剪霍霍的向著「披頭四」和「嘻皮士」埋手。當中也 有像兄長般的,跟他們在課餘閒 談和思想交流,是一件令人愉悅 的事。

酷愛舉重健身,身材精悍的王琦 老師是教我們英文的。他著我們 在課餘時選讀英文課外書,再在 班上以英文向他朗讀自己的閱讀 心得。他以獨特的教學方法,提 昇我們的英語水平,對我們日後 事業上的成就影響至深。還有朱 翁的和藹親切,喜歡用魔術來逗 弄同學的鄧清慈神父,他們留給 我的印象是刻骨銘心的。想起他 們,一切都仿如昨日。

 

1974 年鄧清慈神父帶領「真假魔術學會」表演, 帶來無限歡樂。

我嚮往成為天主教徒的心苗就是 在校園的宗教氛圍裡漸漸茁壯成 長。操場集會聽道理,參加慕道 班和與師長在基督教義上交流等, 使具有青少年特有的反叛心態的 我,有一股「欲拒還迎」的矛盾感覺。經過在道理班上多次或明或 暗的向「講道理」的神父和修士叫 陣,在他們那誨人不倦,潛移默 化的耐心薰陶下,反權威的我終 於服膺了主耶穌的真理。在離開 校門前,唸 F.5 那年,我領洗了, 做一個恆常感恩的虔誠基督徒。 直到現在,每個星期天,我仍然 上教堂。

從小學開始,我的英文程度都不 大好。以只有小學四年級的英文 水平升讀 F.1,我在第一年的英文 默書屢屢捧蛋而歸。英文底子一 直都很差勁,結果在選修電工或 金工時,在成績遜人一籌,形勢 比人弱的情況下,不甘願地接受 自己不太喜歡的安排 ─ 讀金工。

雖然不能修讀電工,但是我對電 工科的興趣依然熾熱,於是恃着 在中學會考獲得不錯成績 ─ 二優 七良,越過預科班,直接報考理 工學院通常只錄取 F.7 預科生的電 機工程高級文憑課程,再修讀它 的院士課程。我的好奇心很旺盛, 並不滿足於工程學的專業知識。 在往後的日子裡,一面工作,一面修讀中文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 夜間課程。我自知天資平庸,惟 有努力地自我增值,堅持我執, 才能有望有所成就。

1983年陳瑞祺紀念樓的圖書館內王琦老師的背影。

F.5 畢業後,我在暑期當過短期的 繪圖員幫補家計,也算是學以致 用(鄧鏡波學校教授的 Technical Drawing,人材輩出,冠絕同時的 其他學校)。完成理工課程後,轉 職至踏石角的一個正在興建的全 港最大的水泥廠地盤,做見習電 機工程師,初嘗大型基建發展的 經 驗。 後 來 在 1982 年, 與 幾 百 名機電工程畢業生競爭十數個名 額的機電工程署見習機電工程師 職位。兩年見習期過了,只有數 個同事真真正正地成為香港政府 公務員的一份子 ─ 助理機電工程師。當時部門內外籍同事不少, 在溝通上,我的英文語文能力正 面臨考驗。學問之道,日新又日 新。每天都有新挑戰,同時也是 學習的好機會。相處之道是與人 為善,首先要自我釋放善意,彼 此自能和洽共融,互相支持和尊 重。

90 年代初,我剛結婚,部門為預 備深圳大亞灣核電廠投產時的香 港應變工作,讓我與另一位同事 先到南非好望角 Koeberg 核電廠 實習核電工程的運作。接受挑戰, 勇於嘗新和一顆躍動的心,終於 戰勝了新婚燕爾,甜蜜溫馨的綣 戀之情,經多番思想掙扎後,我 毅然踏上征途,揚帆深造。最後 太太也難捨離別,決定放下香港 工作,和我在南非共同進退。

1996年退休老師朱錫恩修士、雷朝彥老師、王琦老師、王則仁老師與陳鴻基神父、張冠榮修士及麥海活老師 合照。

F沙士肆虐於 2003 年,當時我在機 電工程署負責香港醫院和診所的 機電設施工作,各同事在各區醫 院,致力協助在病房內加設抽氣 裝置,製造負氣壓的空調狀態和 其他機電工程事宜。目睹醫務人員們緊守工作崗位,竭力殫精, 對垂危的病人,唬人的病菌感染, 表現出那種仁者不憂,勇者無懼 的大無畏精神,亦相應地產生了 同仇敵愾的胸懷,戮力與世紀惡 菌爭分奪秒的抗戰。一再令我體 會到鮑思高神父的精神 ─ 關愛、 奉獻和付出,使人心境平和喜悅!

我現在是機電工程署副署長,主 要負責執行有關保證機電工程設 施安全的法例和推動能源效益。 此外,巡視監獄和法定機構是我 作為官守太平紳士的職責之一。 定期巡視監獄是確保在囚人士對 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有提出申 訴的權利與途徑。彰顯在法律之 前,人人平等的公義。我深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我們的司 法制度不能有效保障犯了事的人 的應有權利,最終的發展,是好 人的權利也會被蠶食、損害。

部門內很多同事都系出同門 ─ 鄧鏡波學校。學校在過去五十多年 來,不斷播種,栽種了不少各行 各業的精英翹楚,著實對社會的 貢獻至深且鉅。

作為師兄,我願意以我個人的經 驗和閱歷與你們分享。懷抱「恆常 感恩」的心,「關愛和尊重」他人 是我的做人原則。每個人皆為獨 特的個體,我們要從自己的工作, 找出真義和創造價值。無論是直 接服務人羣的工作或者是幕後的 工作、如工程設計保養等,都要 以人為本,時刻反省自己的工作 如何可以為社區創造最大的好處。 做事「不要計較」,縱使有時感覺 付出太多,收穫太少,好像蝕底了,想想既能有「底」可「蝕」, 證明自己有所擁有,有可用之處, 而且在付出過程中仍可從中學習, 吸取經驗,做人只要能心境平安 喜樂就是最佳的生活之道。「與人 為善」,以人為先,釋出善意,共 建和諧社會。所做的種種,都是 為了侍奉上主,故一切榮耀皆歸 於主。

 

談及怎樣裝備自己,個人愚見認為常常保持求知慾和擁有一顆求真的心,從好奇出發,沿途不斷探索,最終你會被引領到你心中的目的地。過程中,或會出現干擾和困惑,但必須擇善固執。習慣有系統地處理個人事務,不要拖延完事的日程。天天反省,審視進度,若能鍥而不捨,將會一步一步的踏上成功之途。這是我的做人宗旨和處事方法,願跟眾學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