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lose
school

eClass 登入

伍國明, IDS – 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處長

探索 蛻變 成長
從逆境裡找尋路向 莊敬自強

前言

1974 年,廉政公署(ICAC)成立並積極採用調查、防貪和教育三管齊下的策略打擊當時猖獗的貪污歪風,但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社會陋習和贏取市民信心和支持,歷程是充滿荊棘及挑戰,才可令香港今天能長列世界最廉潔城市之列。就如我們的人生際遇,有順境亦有逆境,最重要是永不言 敗,堅毅不拔地面對。

快樂而充實的校園生活

70 年代初,香港經濟剛起飛,大部份父母為口奔馳,日以繼夜地忙碌工作,教導子女的責任,往往托付於學校。我一歲便喪父,母親含辛茹苦地在工廠上班,更經常要加班,我學習社會規範、價值觀等社教 化 (socialization) 過程,全賴母校。「波記」對我的影響,主要有四大方面。

首先是學懂規範。這包括「明文」與「不明文」兩方面。明文規範是指「波記」要學生遵守定下的紀律規定,例如校規要求我們準時上學、不可畜長髮、不可穿喇叭褲、不可逃學等等。甚麼是「不明文」規範呢?這包括神父、老師們準時回校上課、放學後留下來指導學生、小息時走出教員室循循善誘學生等等的「身教」。

其次是心靈的培養。由修讀領洗班到正式領洗,我一直受着母校宗教教育的薰陶。神父說:「做好人,讀好書,行好事。」這成為我今天重要的生活原則。

第三是愉快的群體生活。「波記」雖不是貴族名校,但能擁有兩個石地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室等各類設施,已足以幫助我們培養團隊合作和互相協同的精神。在聯絡教育工作上,我有時會碰見同學、校友或師弟,一說及「波記」,每每充滿強烈的熟悉和親切感覺,有一種一家人的密切聯繫(bonding)效應。

最後一點是母校老師們樸實熱誠的作風。其中有三位老師的印象份外深刻。中一英文科鄭世藩老師,上課時很包容,是個謙謙君子;下課後跟我們談天說地,最令人驚嘆的是他曾是香港籃球代表隊的隊員身份。第二位是教中文的李繼宗老師。他風趣幽默,喜歡用小故事說大道理,尤其喜 歡教我們從男士角度去察看和處理人生問題。對於自幼喪父的我,啟發尤深。第三位是中四的英文老師李廣雄,他英文造詣高,不在話下,他更是話劇發燒友。在他啟迪下,我認識到做人要全情投入“Work hard, play hard” 的道理。在母校老師多才多藝、實而不華的耳濡目染下,我對金錢物慾的要求一向並不高,反而愛追求多元化發展和健康心靈。這正好與 ICAC 致力培養青年人有「金錢以外、豐盛人生」的理念不謀而合。亦可能是驅使我加入 ICAC 的動力。

五年內,在校園經歷過的樂事、難忘事多不勝數,其中有兩件,特別想與大家分享。

中一級時,我是英文朗誦隊成員,我們花了很多汗水苦練,最後勇奪了當年的校際英語朗誦比賽冠軍寶座。我們的照片被刊登在華僑日報上,好不威風。能在名校叢中脫穎而出,證明成功在於苦幹的道理。

另外難忘的事件是中一第一次派成績表時的悲喜交集。喜的是在全級中,我考獲第三名。悲的是甚麼?我竟然拿了人生的第一次「紅字」(不及格)。是那一科?正是「工科」。在工業學校唸書,工科居然「肥佬」,何等羞慚?雖然我當時抱怨自己不是工科材料,但我亦即時作出補救行動,我到五金鋪買了一些鐵塊,晚上跑到母親加班的工場,務求透過多練習「剉鐵」剉出合規格的 90 度直角。另外,電線扭不好,我便央求當電工的舅父指導我。在我將勤補拙下,我的期終考試工科成績再沒有「紅字」出現。而且我還可以自豪地擁有自己製成的枱燈、胆機收音機在家中使用。碰上逆境不放棄,自強不息,最後取得不斷進步,既感動,又難忘。

學業和事業的奮鬥經過

1971 年入讀「波記」,1976 年畢業,但因當年母校沒設預科,會考成績普普通通的我頗為徬徨,東撲西撲後終於入了德望學校升讀預科,做了女校男生。預科期間雖然重考會考而拿回滿意成績,但高考就失敗了。家境不容許我到外國升學,我決定自修再試,這閉關的一年是頗孤單和難堅持的,但幸好最終成功考入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一年後轉系修讀自己更有興趣的政治及公共行政,並以一級榮譽畢業。

畢業時我一方面申請了一些政府工作如政務官和廉政主任,亦有嘗試找私營機構工作,最後我去了東亞銀行當行政助理。半年後,收到廉署社區關係處聘任的通知,我離開東亞銀行,轉投 ICAC,工作至今28 年,由主任晉升高級主任、總主任及首席主任,最後再晉升為助理處長。工作仕途,不算平坦,但回望這張成績表總算是及格的。

從工作中領悟的人生道理
接近 30年的工作生涯,我歸納出「三個不」的個人宗旨:

第一: 不怕吃虧。對每項分派的工作,即使不是我的範疇,我從不計較,只會盡力做到最好,亦不會計算這工作是否有利於升職,總之每事做好本份,問心無愧。記得初入職時,上司想就香港、英美等地的反貪法例做些比較研究的工作,負責同事認為應找專家學者鑽研,遲遲都未開展工作。我樂於接受挑戰,即使是佔用工餘或假期時間亦沒有計較,並很快已把工作做好了,這不怕吃虧的精神贏取了口碑。

第二: 不抗拒轉變。不少人慣了在舒適區(comfort zone)內工作,便不願面對變化。在廉署工作 28 年間,我勇於接受挑戰,所以亦面對過不少轉變。原先一直是在廉署社區關係處服務,在 2000 年便接受調任防止貪污處一年的安排,負責完全不同的工作。2003 年又曾借調財經及庫務局,出任助理秘書長(特別職務),協助財政預算案的編寫工作。2009 年防止貪污處的助理處長退休在即,我又被調到防止貪污處與他們那邊的幾名同事去一齊競爭這個崗位,我有幸能排除萬難而成功晉升。我不抗拒轉變,因為我認為跳出「舒適區」能擴闊視野,所以往往毅然抓緊每個機會,迎難而上。

第三: 不亢不卑的處事原則。過去接觸過很多成功人士,但眼見有些能力高的人因缺乏誠信和原則,結果影響一生前途。我敢自豪地說:「母校立己立人校訓的啟蒙,加上中大的德育氛圍,讓我著重不亢不卑、不群不黨的做人原則。」

除了「三不」外,我們在生活或工作上遇上問題,應第一時間解決,不要給自己借口逃避,要不然問題累積起來,就會構成越來越難解決的壓力。

結語

最後,想以三個「P」字,給與學弟們一些勗勉。

第一個「P」是「Perseverance」即鍥而不捨。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所以應如學者說,成功的人往往越多失敗經驗,但應視失敗為「播種子」,不要一次便被擊沉,反要堅忍不拔,朝著目標和理想,勇往直前,必會長出成功之樹。

第二個「P」是「Passion」即充滿熱忱。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像前蘋果電腦喬布斯說的隨心隨意(follow your heart),信任自己的選擇和夢想,在摸索中熱忱地尋找出路。由「波記」到德望、由工科到社會科學、由社會學到政治及公共行政,由東亞到廉署,由社區關係處到防止貪污處都是隨心隨意,但凡事充滿熱忱,認真處理。

第三個「P」是「Power up your engine」即裝備自我,不斷增值。學弟們,我在近年的招聘面試中經常看到女孩子在自信心、溝通力和應對力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事實上,男孩子的思考能力往往不亞於女生,只是表達和包裝不足。為了增加競爭力,我給大家的建議是要多鍛練這幾方面,要言之有物,並要培養誠實可靠的風骨,內化這些優勢,做到待人以誠、服人以理、立言以信、不亢不卑,必能在職場大顯身手。

學弟們,要爭氣,有夢想、能堅持、抱熱忱、自強不息,成功指日可待。